公布“翻新门”调查结果 京东这次为何“杠”上了
(2015-06-02 10:55:44)
标签:
京东翻新门 |
分类: 互联网 |
面对央视报道京东引发的“翻新门”事件,京东这次是“杠”上了。从危机公关的角度说,一般这样的负面事件,传播地越广泛,负面效应就会越大,因为大多数的网民都属“暴力”型的,有时与真相是无关,所以理智的处理策略是等着事件衰减。但这一次,京东是被逼到了“墙角”,不出来说话,就会冒出各种版本的揣测。而最终调查结果出来后,京东的态度倒是越发坚定了。
京东给出的答案:翻新发生在使用后
5月29日,继京东连续发出简短声明后,首次对外公布了事件的终极版调查结果。微博认证为“京东发言人”的官方账号发了《关于所谓“京东售苹果翻新机”的调查进展》,调查证明某女士和某先生两个客户在京东所购iPhone手机均为正品,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以下是原版的声明摘取的文字:
“客户收到手机并激活投入使用时,其主板序列号、手机卡托序列号、手机外包装序列号为三码一致。由此可证,这两部手机在京东交付给用户时均为正品,从苹果公司到联通华盛再到京东并交付给客户的过程中,商品无任何问题,用户投诉的翻新情况发生在使用之后。”言外之意是,使用后,不管是维修还是被“掉包”,责任均不再京东。
在对外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措辞里,京东还没忘撂下一句狠话:“相关调查过程中的全部证据均做了完整的保全,京东保留向警方报案的权利,以进一步查清问题发生环节。”
看得出来,以往京东也涉及到类似事件,但兴师动众地必须给出一个说法,这次算是最高规格的。从两点能看出来:一是态度上的,成立由京东集团首席营销官蓝烨为组长的调查组,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二是在“最新调查结果”里,京东复盘了客户从购买、激活、售后的全过程,还特地附上了14张图来佐证。这几乎是“杠”上的节奏。
“翻新门”或是好事
说实话,对于这次剧情不断反转、媒体连篇累牍跟踪的事件,在供应商、京东等牵涉各方责任都撇清了后,问题出在哪,结果反而成了谜。另外,如果真相正如京东花费了多日调查的结果那样,这几天媒体对京东的口诛笔伐,京东着实是被冤枉了。
当然,这也表明,一直以“正品、低价、行货”为标榜的京东,在处理翻新门事件上的“谨慎”。就像蓝烨面对媒体时说过的,“京东已是市值400多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怎么可能靠卖‘翻新机’赚钱”,其与“翻新机”划清界限的立场是鲜明的。表达的意思是,京东从正品、行货起家,对假货、翻新货是零容忍的。很多人到京东上买产品,很多都是冲着这一点信任来的,所以相信京东也不敢玩火。
那么,问题就来了。从进货、售货到消费者手里、售后维修渠道,再反馈到京东回来的环节中,既然京东、联通华盛都没问题,结果就成了无头案,真相究竟是什么?对此,我们不敢妄加揣测,但一些微博上的网友推测了不同版本的可能性:“是不是苹果授权的维修点‘搞鬼’了,苹果对授权服务店管理不严,导致‘掉包’......等等”,还有网友想象出来“维修点拿翻新机换正品机”的可能性,当然,这些仅仅是猜想,但手机维修等领域向来潜规则多,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其自然也是脱不了干系。
不管结果怎样?京东的“翻新门”事件出来,是一件好事。对京东来说,企业规模大了,涉及采购、供应链、售后多个环节,特别是第三方的平台体量大了后,把好正品关,难度越来越大,怎么破,事件过后必会进一步加强内外管控;对消费者来说,也相当于普及了一次行货知识,买到的产品、维修过程中、申请退换货,要有理有据,做到自我防范;对电商行业来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面对假货、翻新品等现象,更需要联手抵制,避免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