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轻的代价与希望

(2022-06-22 15:33:16)
标签:

杂谈

体育

  中超开赛至今,比赛质量已是肉眼可见地下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一点完全不出我的意料,因为之前所有有经验的老球迷都将“生存”二字送给了这两年的中国足球,无论国字号还是俱乐部层面,中国足球实际上已到了无法避免的低谷期,这个情况着实令人沮丧,但也顺理成章,原因无须赘述,懂的都懂。

  对我而言,比赛还是要看的,而且还是冲着极少嬴球的球队去的,这就注定了我在看球时时刻要保持着一颗冷酷的心,因为不如此,我是无法继续看下去的,想想硬要将生命中宝贵的两个小时奉献给这样低水平的赛事,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令我坚持着去看这种赛事的,无非是我还在牵挂着中国足球的未来,因为事情的发展仍在我的预料之中,比如输球,比如年轻人在比赛中遭遇的一系列挫折,比如失败后的彷徨与不断奋起,这些事情都是中国足球重新起步所需要经历的,虽然,它们来得都有些太过于突然,无异于一个刚睡醒的孩子突遭乱拳暴打,你可以想象到当事者内心的挣扎与惊慌,而要逃脱现在的局面,他必须学会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保护自己并进而完成反击,无疑的,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对于新赛季的广州队,理性的球迷是如此看待比赛结果的,包括我也一样,不管赛前有怎样的期待,但实力与经验上的差距却实实在在摆在大家面前,即便面对年轻球员较多的河北队,广州队在很多方面仍显稚嫩,而这种稚嫩感体现在比赛中则是整体节奏的掌控力偏弱,即便拿下了比赛,靠的也是有经验的中生代球员的个人实力,所幸最终的结果还算不错,赛季首球与三分到账,着实让所有关心这支球队的球迷稍稍缓了口气,毫不例外,球队教练的执教能力仍旧是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但这样的指摘估计很难改变这支球队当下的困境,事实上,整个中超目前的状况都不尽如人意,没有财务问题的只能说是凤毛麟角,在极大程度削弱投资力度后,现在的广州队几乎是一支全新的球队,尤其年轻球员的比例已经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顶级联赛的认知,因为这不是电脑游戏,你也总不可能靠自己的手感微操这样的球队达成某种奇迹吧,尽管教练问题现在是广州队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它却不是关键的全部,就如当年广州队在全盛时,有评论家就说这样的球队即便是他来指挥,也是一样可以拿冠军的,反过来说,现在这样的广州队,即便换了一个相对而言很有经验的教练,也无法在短期内迅速改变球队实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恒大青训系统强调的传控足球,由于身体对抗能力的欠缺而被对手轻易破解时,你就不难想象球员们的震惊与失措,而那些在青训系统比赛时建立起来的技术习惯,在现实面前也不得不被迫进行一些调整,可比赛并不会牵就你,所以前四场比赛球迷看到的更多是球员在无奈的调整中无奈完成了看似无望的比赛了,直到第五场比赛,当面对比自己大不了几岁同样全华班的河北队时,经历了前四场适应期的广州队,才在整体控制上找回了一定感觉,事实上作为他们的对手,河北队阵中的年轻人有不少是往届国字号青年队的成员,他们的身体对抗能力并不差,但在整体传控能力上的细微差距被时间不断放大后,他们的缺点也就渐渐显露了出来,也许正是这一点差距,才使得同样视对手为盘中之物的河北队并不能完全利用自己的优势,从赛后数据也可以看出,广州队在制造机会方面的确要比河北队好不少,这其实也是广州队球迷们想要看到的东西,尽管前四场在面对较强对手时,这种传控往往很难打出来,但在与年龄相对较近的对手的对抗中,这支球队背后的青训思路却能够显现出积极的一面,就算当前的这支广州队不可能在场上完全贯彻传控思路,然而在身体对抗处于相对弱势时能够利用传控与对方周旋,这在传统青训球队身上并不多见,我记得有段时间以传统青训球队组建的青少年队在与亚洲层面的对手交锋时,甚至过早地打起了与这些年龄不相衬的功利足球,由于从小就不强调对于球权的控制,到了成年队后,他们的思维习惯已经很难被纠正过来了,即便想控球,他们的潜意识还是大脚把球踢还给对方,这要别人怎样评价呢?无可救药,恰如其分。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广州队在整体对抗能力与其它球队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仍旧会频频出现数量较多的大脚解围球,这在比赛经验较少的年轻球员来说是比较正常的,由于这支球队的大部分球员事实上甚至没有参加过低级别职业联赛,因此他们适应比赛的难度肯定要比那些曾经有过租借经历的球员要差一些,只是随着时间推移与经验的积累,他们自然也能逐渐成长起来,至于很多球迷提到的降级之忧,放在这支广州队身上的确是存在的,不过从当前中国足球大环境来看,只要这支球队继续生存着,终究还有种种翻盘机会,仅就本赛季来看,广州队只要能够不断从实战中汲取养分,他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就能不断提高,比如广州队现在的防守质量就比前几场要好了一点,而进攻端在不断遭到对方压制后,教练也开始作一些有益的尝试,这都是积极的信号,而在我看来,广州队如果能够解决资金问题,在教练员与关键位置的补强方面确实可以做很多事,一旦能够实现,今年球队的保级难度并不会很大,而如果没有做这些方面的调整,仅以当前阵容继续踢下去,广州队就必须学会从比赛中学习比赛,从不畏惧从不放弃,那么这样的广州队是有可能完成立足中超的目标的。

  从广州队今年的剧烈变化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中国足球当前的困境,也能看到在这种困境下破局的艰难的尝试,而对于低谷中的中国联赛联赛,我觉得眼下的重要任务在于整合资源,在于怎样充分利用好所剩无几的各方面力量,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青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使用大量年轻球员,联赛质量的下降无可避免,而如何充分锻炼年轻人,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比赛质量与数量上,这又与当前的联赛是个矛盾,无论质还是量,眼下的联赛均不能充分提供,这就不得不让人对于现在的联赛模式提出疑问,由于联赛上场的年轻人终究只是少数,那么为什么中国联赛不能有全年联赛的概念呢?比如除去现有的联赛之外,在其余时间,是否可以开展正规的各级小联赛呢?比如漫长的冬歇期,中国足球就从未有令人关注有规律有运营有转播的室内足球联赛,而恰恰由于缺乏比赛锻炼的机会,才使得中国足球青训始终不能充分地与职业联赛对接,而相当数量的年轻球员一出足校即退役的尴尬却一直在上演,如果不能给青训足够的出路,那么眼下的中国青训就很难走出练不为战,练了也白练的死循环,从这个角度看广州队与其它中超球队大量使用年轻人的做法,一方面确属不得已而为之,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在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客观上确实给了年轻人大量实践的机会,只是这种非正常状态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未来的中国足球也必须要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其中的工作虽然很艰巨,但却是有希望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