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莫言清风汽车 |
分类: 清风识车 |
—中国车市走过了辉煌的2009年,今日思来恍若如梦。从2008年下半年的痛苦到2009年的欢乐,一切似乎都来得那么突然,那么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高增长之外还是高增长,其次是国内重组和海外并购。作为全球第一汽车市场,关于消费者的权益和满意度问题,并没有放到第一突出的位置。
—“大”之后的“强”显然在高增长的市场环境下被忽略了,不喜欢当头泼自主品牌车企的冷水,“差距”这个刻骨铭心的字眼,至少要在20年内要钉在自主品牌内心深处。
—2010年1月更是“牛气开局”—产销再创新高。车市虽然不比股市,少了投机的成分,但愿2010年中国车市可以继续震荡上行,而不要出现大起大落的格局。
—危机的2008年让中国车企痛定思痛,很多车企学会了冬泳提升实力。车市快速发展的2009年让自主品牌少了这种调整。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未雨绸缪时常警醒是必需的。丰田的危机,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越强越大也意味着风险越高。
—2010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这个不和谐的声音一定程度会影响车市发展。这个不确定性的因素,需要汽车企业提高警惕,同时加快中西部区域的布局提增量,弥补东南沿海增量不足的潜在风险。
车型 |
11月 |
12月 |
1月 |
环比 |
评论 |
|
16999 |
18211 |
19983 |
9.7% |
自主品牌的QQ可以约等于合资品牌的捷达,QQ在这个细分市场也可谓常青。对于一款时尚的AOO级小车型,在市场环境变化如此剧烈的今天,QQ的改款已势在必行了。当熊猫和FO这些新派代表快速提升之际,借助改款提升QQ再进到25000辆的月销水平,才可用成功来界定一下。 |
奔奔 |
0 |
2286 |
4631 |
102.6% |
奔奔始终没有走上AOO级小车的主流,可以尖刻的说一直在边缘地带徘徊。新长安之后新渠道整合,或许地推动奔奔在二三级市场,获得一定空间的增量。我一直在私下里认为,奔奔的徘徊不前,根本问题在产品和定位。 |
Spark |
4135 |
3045 |
6999 |
129.9% |
Spark走出下滑的阴影之后终于迎来一次高增长,希望不是偶一为之的集中补库行为。从产品力本身它有更高的增长空间,或许受制产能也或许受制企业的市场策略,更有可能是企业的渠道能力。Spark在中国市场,有被误之嫌。这样的销量,可以维持它的渠道更好存活吗? |
F0 |
13476 |
16321 |
12204 |
-25.2% |
比亚迪很早就开始休息了,更多的销售工作都提前在12月完成,1月的销量略有调整些,或许也与企业的商务政策特点相关联。当F0这款小车也开始在路面上频繁见到时,可以让我们多思考一下狼性营销团队背后的狠劲儿和进攻性。 |
熊猫 |
3367 |
3857 |
4603 |
19.3% |
继续保持独特的吉利速度,继续符合着熊猫憨态可掬的慢热特点。没有QQ和F0跨越式增长。凭借坚忍个性守过来的这个增量,更显得相当可贵。经过两年的坚守和调整,2010年熊猫或许会添翼发展走上快车道。 |
自由舰 |
11558 |
11685 |
14209 |
21.6%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在哪里?吉利的自由舰和金刚两款典型代表车型,在2009年并没有跨越式增长。在变化明显的经济型车市,自由舰和金刚的出路,是守住精品战略防线吗? |
雨燕 |
4018 |
5248 |
5542 |
5.6% |
营销手段花样翻新,营销方法七十二变。雨燕在大市场环境下,终于获得了新生和突破。2009年长安铃木的营销突破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渠道调整策略后的收获期,二是营销方式对客户心理的精确把握。经过2008-2009年两年的调整和积累,长安铃木已更健康了。 |
新奥拓 |
2041 |
2266 |
3211 |
41.7% |
新奥拓的转型策略:短期牺牲可见的增量,快速转变老奥拓低价形象。这个转型阶段,需要企业的渠道去调整去适应,需要新的客户群体去适应。面临大的调整和颠覆性改变,我们的心理要率先适应这种变化,敢于接受这种变化。否则我们的心理将成为变革和突破的最大的桎梏。时代不同了,形象一定要与时俱进调整。只要品质不变,相信新奥拓会迎来自已的崭新时代。 |
FRV |
6724 |
7889 |
9010 |
14.2% |
FRV不仅开创了一个华晨时代,而且也开创了一个AOO级自主品牌的两厢时代。当富康选择退市而没有改款或是控制成本继续保留之时,FRV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 |
A3-两厢 |
1771 |
2459 |
2449 |
-0.4% |
徘徊,徘徊,还是徘徊。奇瑞的A级车策略,又现危机了。希望出路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降价!至少有一点需要奇瑞反思。人员和渠道调整后的营销力问题,是不是符合当前的环境,是否可以承载企业的未来。奇瑞的渠道体系能力,也应该切实深入调整,而不是简单放在表面说而已。 |
A3-三厢 |
2652 |
3782 |
4466 |
18.1% |
|
F3-两厢 |
6350 |
7506 |
9729 |
29.6% |
F3痛并快乐着。当前已有不和谐的声音在提示比亚迪:F3是否会步奇瑞当初的后尘?如此快速放量后的质量和售服怎么保证?快速增长的链条万一出现问题,庞大的千店千人如何支撑?2010年比亚迪还能再次实现蛙跳式发展吗? |
F3-三厢 |
25636 |
28333 |
25871 |
-8.7% |
|
比亚迪G3 |
112 |
1739 |
4464 |
156.7% |
G3只是比亚迪的一个新开始,2010年比亚迪大发展又一支撑。没有G3的放量目标不会实现,没有G3的放量,比亚迪的第三个渠道体系,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
悦翔 |
0 |
8298 |
16338 |
96.9% |
新长安战略让悦翔如虎添翼,按近2万辆月销水平了。如果新长安的渠道整合没有负作用,长安旗下各品牌的销量都有可能出现几何数的增长。渠道问题只可妙算而不可知结果。渠道体系下的利益和人性很难把握。营销最难的一件事情,当渠道整合莫属。 |
FSV |
3803 |
1169 |
7130 |
509.9% |
FSV实现了快速提升,在这个产品上,华晨不能纵容慢热。慢热意味着死亡,意味没有机会,意味着渠道忠诚面前挑战。不管是集中的压库,还是实际的终端。华晨必需解决FSV的数字问题,数字是信心,是华晨的一切。 |
骏捷 |
2078 |
1748 |
2728 |
56.1% |
骏捷就这样慢慢等待,迎接改款骏捷的到来。对于姗姗来迟的新骏捷,似乎没有给你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少价格这张牌,骏捷再也打不起了。当初为了给华晨的发展留下两年的时间,骏捷的定位策略就是这样提前了两年实现。而这一点是企业策略的安排,消费者是否会理解和支持呢?如果消费者不支持,至少也是华晨在营销和品牌打造及传播层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短板。 |
风神 |
3058 |
4428 |
4003 |
-9.6% |
东风的自主品牌项目被各大媒体捧到神台之上,而实际的销售支撑似乎并不光彩。东风之路还得借东风,问计渠道经销商,问计消费者。 |
帝豪 |
2771 |
3000 |
3206 |
6.9% |
吉利习惯了慢热,习惯了不张扬。帝豪同样传承了这个特点。当前评估吉利的渠道体系还是薄弱的,这样的慢热代表着表面背后的必需和必然。 |
同悦 |
6337 |
6839 |
9333 |
36.5% |
当中国达到了第一汽车市场之后,我们也该习惯衡量成功的销量新标准。至少现在的万辆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随意一款车都会从5000辆起步,达到3万月销水平,都不是难事了,2万辆的品牌已如过江之鲫。 |
夏利 |
15090 |
13290 |
22161 |
66.7% |
N5是不是好样的,还得再看半年时间。苦守着夏利和威志不行,天津一汽还得继续调整,而且是深入调整。 |
捷达 |
20535 |
15708 |
27556 |
75.4% |
捷达的常青表现的只是稳定,很少有1月份这样的异军突起。与时俱进改款的新捷达,能否再次登顶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呢? |
普桑 |
7161 |
10280 |
7454 |
-27.5% |
下滑是唯一的主题,调整也是唯一的唯一。如果不这样默默的终结,就像捷达一样再疯狂一次。 |
爱丽舍 |
6888 |
7780 |
6097 |
-21.6% |
C5给东风神龙注入了生机,可是爱丽舍的表现平平,依然体现了神龙渠道的羸弱。变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经过2010年彻底阵痛和播种后,神龙或许会在2011年才会有收获。 |
伊兰特 |
15017 |
13912 |
18031 |
29.6% |
伊兰特的销量又创了新高,2010年是否要看看新捷达的脸色呢?一直看好伊兰特的潜力,在7万元车市伊兰特应该考虑2010年超越新捷达。 |
雅绅特 |
6138 |
5805 |
8269 |
42.4% |
雅绅特持续上升,离乐风越来越近了。当初两款车型本身就是如此,可惜失误的市场策略,让雅绅特的增长迟到了两年。 |
赛拉图 |
9122 |
10039 |
9891 |
-1.5% |
韩系车是2009年收获颇丰的企业,但是又是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企业。当赛拉图和瑞欧尾随北京现代的兄弟车型乘势而上之时,也得深入考虑一下双品牌运作下,为何总比北京现代弱些。如何达到像南北大众那样的共赢共强,是韩系车在华一个最核心的战略。 |
瑞欧 |
4671 |
5278 |
4347 |
-17.6% |
|
乐风 |
14602 |
18578 |
11106 |
-40.2% |
新赛欧+乐风的组合策略,还要看一段时间再说。上海通用能否在狭小的6-7万元车市,再打造出一个20-30万元车市又君的组合策略,值得的关注并研究。新赛欧如果仅是吃了低端的乐风市场,如果新赛欧只为解决乐风品牌定位的下滑问题。那么新赛欧真得虚张声势了。这个结果或许会早些,还要再看乐风+新赛欧的总量何时突破3万/月。 |
新赛欧 |
— |
— |
6924 |
|
|
嘉年华 |
1601 |
1535 |
2103 |
|
有时事情总是事与愿违,新嘉年华的复出,只得了两厢车市而失去了三厢。如果静态的评估嘉年华三厢和广本思迪事件很难得出结果。可以肯定的说,嘉年华三厢受困不是产品问题。而企业营销力的差距。 |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