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2008-12-01 08:26:19)
标签:

莫言清风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还没有最终见底,各个行业都在用最积极的行动来应对这场危机。不管此次危机的影响力度有多大,还会持续多长的时间,只要用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应对,危机渡过的日子就在眼前,冬天来了春天已经不远了

 

汽车行业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北美、欧洲等全球汽车市场大幅下滑,中国汽车市场也在今年7-9月份迎来了罕见的低谷。经过三个月的调整,乘用车市场的阶段底部已经形成。不可否认,在接下来半年时间,中国汽车市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但可以肯定中国汽车市场依然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一)中国车市还将面临一个持续的调整过程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根据上图乘用车中轿车、SUV、MPV今年1-10月份的销售趋势看,阶段性的销售底部形成,但回升趋势缓慢。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看2004、2008两次车市调整的规律,乘用车市还将面临至少半年以上的调整周期。终端消费能力的下滑,将是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福建、上海六大销售趋势

 

根据区域经济结构看,东南沿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更明显。六大主力市场,在下半年表现中,全面步入快速下滑的过程。这几大关键市场平均占到乘用车市场近50%的市场份额。根据金融危机影响并没有全面触底的情况看,六大汽车主力市场还将面临调整。50%的市场份额,基本可以决定车市的整体格局。

 

(二)寒冬下蕴藏生机自主品牌挑战更严峻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这次危机的影响还将持续,中国政府的快速行动方案已经出台,整体经济发展下行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这是汽车行业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增长的基础。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在东南市场全部下滑的同时,中西部的重点市场表现了不错的增长业绩,这些增长点可以带给企业一些缓和的余地。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自主品牌当前几个月的表现,似乎顶住了这次危机的考验,但这个静态的问题并没有考虑部分合资品牌明年的举动。如果合资品牌再行下压,自主品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尤其对于一些新兴的轿车品牌,则面临生死劫数的考验。自主品牌在次危机中,笔者认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未必有好的扩张策略。控制成本,潜心提高价值,是当务之选。

 

每次危机发生,也会锻炼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尤其对于大件耐用的汽车消费品,消费者会更关注价格背后的价值。比如质量稳定性和服务的便利性,在这次危机中自主品牌没有太多的利润可让,耐住寂寞做价值工程是不可避的问题。

 

(三)2009年乘用车会增长多少呢?

 

根据上组近期乘用车的环比表现情况,轿车市场部分很难回到今年上半年集中消费的高峰期。2008年上半年轿车市场平均月销量维持在45万辆左右的水平,看目前的环比趋势,2009年上半年最多维持43万辆的水平,平均下滑幅度在3-5%之间;SUV市场2009上半年可以维持月销4万辆以上的水平,依然会保持增长趋势,但不会再现50%的高增长,上半年维持10-15%的增长有很大可能;MPV市场基数很小,不会影响整体乘用车的格局,在经济下行的基础下,MPV依然不会有明显的增长,止住目前的下跌势头,已是客观预期。综合来看,乘用车市场的轿车、MPV、SUV在2009年半年的平均增长幅度在负的2-4%之间。

 

2009年在经济恢复的情况下,轿车、MPV、SUV市场的消费能力会回升,但是比2008年的下半年低谷,会有较明显的增长,但是比上半年的环比不会有明显的变化。2009年下半年轿车市场可以维持与上半年持平的水平,下半年轿车市场可以达到8-12%的乐观增长趋势,SUV市场的增长幅度可以回长到20%以上。

 

综合评估,乘用车市场的轿车、SUV、MPV三大市场,2009年可以维持5-8%的乐观增长预期,对于普遍下滑的全球汽车市场来说,调整的中国市场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四)乘用车行业如何渡过难关

 

在危机和变革时期,会蕴藏更大的机遇。昨天与某汽车品牌的广东大区域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他对汽车行业经销商的描述,可谓精准概括在这危机下不同企业的不同策略:一大部分经销商选择了保持策略,通过极力的瘦身甩掉不良资产渡过危机;另一部分有远见的经销商则睁大了眼睛,四处瞄准机会,对有潜力的未来市场和有潜力的新兴品牌,择机快速进入。在当汽车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良好的介入机会并不多见。危机情况下的提前透支,可以换来危机之后的大发展。

 

这两个不同的策略,是渠道变革的一种两种极端化的趋势。每经历一次危机,则强者欲强,弱者不是被淘汰,就是通过灵活策略转变瘦身。大的4S店集群和汽车销售集团或者说苏宁模式在汽车渠道,在多次危机之后有这样发展的可能。

 

经销商的保守和积极两个策略,同样是汽车生产企业目前面临的两个抉择。在多重压力的考验下,大部分企业调低预期采取了保守策略,但是依然有企业采取了积极的策略。比如一些在今年取得较大突破和新车上市有储备的企业,在明年市场中就会表现出更积极的举动。在这次危机中,汽车行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还将继续,对于这个短期没对错之分的大策略,企业应该审慎进行。尤其对于国外汽车行业,能否消化,是不是良好积极的资产,还需要一个观察过程。

 

对于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一点个人建议:

 

2009汽车行业如何过难关?

 

 

汽车渠道如何渡过此危机,此次不再赘述,具体内容详见笔者曾经分析的渠道系列评论文章:

 

◎汽车经销商如何化解市场拐点之痛?(一)

◎汽车经销商如何化解市场拐点之痛?(二)

◎汽车经销商如何化解市场拐点之痛?(三)

◎汽车经销商如何化解市场拐点之痛?(四)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