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涨价论是罪魁祸首 想扼杀汽车降价潮

(2008-03-04 11:15:49)
标签:

汽车

 

    往年的3月,正值车市降价潮此起彼伏的时候。今年车市少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几大合资企业的集体行动。区区的F3和福美来降价就引来业内人士的如此关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在涨价和降价的争论中,汽车降价潮的概念已经悄悄的被偷换了。

 

    当消费者还期望在3月的降价潮中选择一款如意的低价车型时,汽车市场的涨价论正在打破它们的美梦。钢铁等一系列汽车原材料价格的提升,被一些业内人士夸张定义为汽车价格上涨的源动力。奇瑞等一系汽车企业的负责人,委婉的向外界传达了靠自身能力消化成本压力不涨价的信息。在温和膨胀的大宏观环境下,还没有哪个汽车企业可以大胆的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汽车市场涨价的新言论煞有介事,已经像梦魇一样在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3月份汽车市场的降价潮,已经成功被偷换成了“不涨价”的概念。只要不涨价,消费者似乎就应该对汽车企业千恩万谢了,这种心理会助涨企业不降价的市场策略。在消费个体和企业主体之间,谁对成本提升的消化能力更强呢?如果清楚这个答案,就知道抛出汽车涨价论是对消费者的最大漠视。

 

    汽车市场怎么可以无利润可降:10-15万元、15-20万元两个细分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各款车型的激烈竞争远没有开始;中高端车市的市场变化从去年开始一直没有停止,没有降价的驱动,怎么会走向深入;40余款全新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对老款车型难道没有丝毫的影响?

 

    在汽车涨价论的有益公关环境下,企业大可实施产品的小改款策略,通过增配等一系列的举措延缓降价或是变相涨价,这都会成为堂而皇之的市场行为,也会在涨价论的前提下让消费者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接受。希望消费者不要被涨价论吓倒,降价依然是大趋势。在终端市场选择车型时,一定要详细对比配置和相关部件是否降质,切实保护自身的利益。

 

备注:商用车欧III排放示准的整体实施,成本大幅提升,涨价情理之中,本文不包含商用车范畴.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