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马自达6能否获得更大突破?

(2007-12-04 08:27:21)
标签:

汽车/试驾

 

——在凯美瑞、迈腾、致胜之后,第八代雅阁似乎成了中高端车市唯一的期待,经过近两年的调整,中高端车市正在步入差异化的花样年华时代。一汽马自达在08年即将上市新马自达6同样值得的期待,用一汽马自达于洪江的话形容,马自达6的时代才刚刚来临。

 

新马自达6的变化在哪里?

 

 

新马自达6能否获得更大突破?

 

新马自达6于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亮相,并且在英国率先公布了价格。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除了外观方面与老款马6大不同之外,新马自达6将有更多的动力可以选择。不仅如此,新马自达6长宽高4735mm/1795mm/1440mm比老款马自达6的4670mm/1780mm/1435mm略有增加。

 

根据外观和尺寸方面的变化,笔者认为,新马自达6在保留自身传统的运动操控优势之外,在空间方面同时也将获得突破,空间已经成为中高端车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致胜、八代雅阁无不在运动操控的同时将空间优势做到了完美兼顾。

 

新老马自达6为何同代销售?

 

一汽马自达公关部的相关人士透露,新马自达6将于明年下半年投放。一汽马自达认为,新旧两代马自达6从车型方面看是垂直换代关系,在外观尺寸和动力匹配方面均有较大差别,新旧马自达6同代销售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笔者认为,新旧马自达6同代销售另有其它原因。

 

首先,新旧两代马自达6同时销售,对于提高一汽马自达在中级车市场的销售作用明显。一汽马自达不是长安福特、也不是广州本田,在产品链方面,一汽马自达比任何一个企业都短缺。在去年推出马自达6的WAGON车型后并没有取得成功,即使有进口马自达5的支持,但是对于一汽马自达来说,产品短缺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急需新产品的一汽马自达来说,没有必要对老马自达实施6停产的策略。新老两代马自达6同代销售,既是一汽马自达6维持渠道运营能力的必需,也是产品链缺失的一个有益补充.

 

新马自达6能否获得更大突破?

 

 

其次,老马自达6的市场表现还是不错的,根据今年1-10月的销售表现,马自达6的销售今年有望创下上市来的销售新高。对于一款表现均稳定获得了消费者认可的车型,企业没有理由主动让其退市。在这个良好的市场基础上,再塑新马自达6品牌也是可取的。马自达6的基础,远强于老款蒙迪欧。

 

第三,企业明确了老马自达6在新马自达6上市同代销售时,价格将会做出调整。这意味着老款马自达6通过价格调整,将进入由卡罗拉、明锐、轩逸、速腾等众多车型主导的中级车市场。凭借多年的良好市场基础,马自达6凭借产品平台和综合性价比优势,将在庞大的中级车市场获得明显的市场增量。中高端车市竞争日益激烈,但没有哪个品牌甘愿放下身价跌入到中级车市场,马自达6有可能成为第一分化的品牌。

 

 

新老马自达6同代销售的不足

 

新老马自达6同代销售最大的不足,就是对马自达6这个品牌形象的模糊化,造成新马自达6的定价策略难以找到更好的支撑。但是,从产品平台和动力的选择方面进行差异化的区分,新老马自达6的分化还是利大于弊的。对于一汽马自达来说,新老两代同时销售能带来1+1>1的结果就是成功。

 

新老两代马自达6同代销售的另一个不足就是老马自达6的价格向下调整,对马自达3车型会产生一定影响.从目前07款马自达6的17.98万元官方价格看,再下调则意味与马自达3车型的重叠.如果马自达3的价格体系做好了调整准备,那么通过马自达2、马自达3、马自达6的有效衔接,马自达在中国的产品布局将更趋合理。

 

新马自达6能否获得更大突破?

 

一汽马自达于洪江表示,马自达6的时代刚刚到来。迈腾和致胜上市前,马自达6一直单边主导着运动和操控的差异化优势。当凯美瑞、迈腾、致胜多款新车上市后,一汽马自达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反而获得了突破,这是马自达6多年积累的市场结果,更是中高端车市运动操控时代来临的象征。

 

08年的中高端车市,不只有一款八代雅阁,马自达6、领驭等车型的换代推新同样值得期待,天籁、锐志等车型也不坐而视之。在拥有多年忠诚的消费群体基础上,新马自达6在中高端车市多样化需求的时代,有获得更大突破的可能性。但是,这条上升之路,除了对消费者的考验之外,更是对一汽马自达营销能力的考验。至少在气势方面,新马自达6已经远远的输给了八代雅阁了。

 

合资品牌的来势汹汹和自主品牌的涅槃新生

 

(新浪汽车博客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