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汽车工业与中国汽车工业的不同
2005年伊朗汽车销售了115万辆,因整车关税高达90%-100%,绝大多数汽车是国产的。按7000万的人口算,伊朗千人汽车销售为165辆。伊朗目前拥有汽车厂家30多家,汽车零部件工厂400多家。就业人数达到23万多人。伊朗汽车组装能力可达200万辆以上。加之没有强制的报废政策,德黑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停着走着的汽车.
伊朗的零部件制造水平之高,出乎了我们的意料。,他们组装日本汽车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除了冲压外其他三大工艺齐全,尽管自动化程度很低,但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完全能够消化日本的产品与技术,包括互动的信息管理系统。
雨刮器的生产、检测、试验手段完善ISO-9000盒TS16949认证文件齐全。伊朗制造的车身部件部分出口法国,车桥加工的质量也能达到目前我国中级车的水平,特别是进口的模具,铣、磨加工中心,是国际上的名牌产品,冲压设备完全可以满足一个3-5万辆的整车车身冲压之需,其机械加工设备的水平和精良状态也可圈可点。
几天访问下来,我理解了伊朗为什么反对中国的汽车到哪里去组装,为什么政府国产化的比例高达61%。网上说伊朗将于2006年一季度再投放3000台的铀浓缩分离机,他们是否有离心机的加工设备我不知道,我相信他们的智慧是够用的。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弊有利的,可能是伊朗的资源优势,感觉出了开车着急之外,做其他的事情车工作的效率不高,大都慢悠悠的,但对人都很友善。参观了三家经销商,三家服务站,也都很有伊朗的特色。
巴赫曼汽车公司的总服务站完全按照日本标准建立的,窗明几净,配件摆放、编码和信息的水平都提高了。标准化的工具板,各种分解状态的发动机,变速箱排列有序。除个别打品牌汽车有专卖店之外,大凡国产车的经销商陈列厅都很小,一般只放两三台样车,没有试乘试驾业务。问过主人才知道,每个店每年都能卖几百台车。大部分基本不用试驾,因为国产轿车,皮卡车,SUV车就几个品牌。
因为是SKD和CKD组装,很多车十几年一贯制,人们想买什么车都耳熟能详了,不像中国几十个品牌,几百个车型去竞争,因此销售过程也相对简单,价格也没什么弹性,交钱开车走人,没什么复杂的交易过程。
同城一个品牌十几家经销商,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杀价和恶性竞争的事情发生。他们称为3S的经销服务店里,维修设备简单,看来只有靠技术工人的技术了。另外德黑兰周边城市的小维修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到处都是,轿车、大车、摩托车什么都修,看来生意还都可以。另外在路上经常看见抛锚车,推着走的车。这可能和这个国家没有汽车报废制度有关系。
伊朗的警察也比较友善,在堵了几公里车的交叉路口,警察也只是微笑着踱着步子,看不出生气、着急的样子。司机也不怕警察,主人告诉我们,没有严重的交通违章基本上不会罚款,路边也有限速标志,但没有电子警察一类的装置,司机愿意跑多少公里好像没有人理会。
中国汽车企业搭建“汽车丝绸之路”
现在的汽车人,做不了张骞和郑和,更做不了波斯王。相信中国的汽车企业会尽自己的力量促进两国汽车界的合作与交往,中兴、一汽、金龙、奇瑞等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与伊朗同业的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汽车工业尝试进入伊朗的时候,据报道最大的汽车公司-霍兹曼集团萨曼德轿车向中国青年集团投资6000万美元。在浙江、山东、贵州三地设立组装轿车厂,真诚的期待他们的成功。
2006年11月19日参加北京2006国际车展,霍德曼集团独立设有展台,展出了旗下在伊朗旺销的萨曼德轿车(马牌),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霍德曼集团再次设立了独立展台。
霍德曼汽车公司总裁曼塔基说:“中国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汽车生产力量。伊朗作为中东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如果中伊两个汽车生产大国合作,将会在世界上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就像古时候,中国丝绸之路与伊朗石榴交流一样,中伊两国汽车业的互融于合作,必定也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并给后代留下一座中伊友好的丰碑!
伊朗汽车工业的基本情况
伊朗是西亚和海湾地区汽车组装、生产大国,如满负荷生产,伊汽车组装能力每年可达200万辆以上,基本能满足国内对汽车的需求。截至目前,伊组装、生产的汽车品牌以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的汽车为主。上世纪70年代初,伊自英国引进了第一条小轿车生产线,生产当地称为培康(世界牌)轿车。当时最高年份的产量曾达20多万辆,故该型车在伊名气很大。但随着标致、齐亚、尼桑、宝马、奔驰等新车型的陆续引进,伊已于去年停止生产培康牌汽车。除轿车外,伊还具备生产重型卡车、大轿车、中型面包车、吉普车、轻型卡车和小轿车的能力。
伊朗不是WTO成员国,为保护其民族汽车生产,伊政府多年以来一直采取高关税的措施限制进口汽车。90年代伊汽车进口关税曾高达百分之三百,2005年的进口关税为100%。鉴于上述,伊车价一直居高不下。在暴利的驱使下,近几年以来,伊全国各大城市的汽车组装厂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产量由年产几十万到几千辆不等。由于伊政府规定的燃油售价低廉(汽油每升9.5美分,柴油2美分),加上伊国内高速公路费、停车费收费极低,故在伊朗只要买的起车,用车费用就构不成沉重负担。所以,很大数量的超龄车一般在25年以上,及部分四、五十年以上车龄的汽车在伊随处可见。导致伊交通秩序混乱,城市空气污染严重。
德黑兰是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该市私人小汽车就有300多万辆,严重的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问题是历届伊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目前伊有各种汽车组装厂30余个,轿车组装厂占一半以上。其中最主要的三大国营汽车组装厂为:IRAN-KHODRO、SAIPA和SAM
MOTOR。
伊朗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伊朗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
1.伊朗汽车工业虽然早在70年代初就已起步,但是由于长期封闭的产业政策,伊朗汽车工业几乎完全停留在依赖国外技术和零部件的供应上。本国汽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2.伊朗政府每年补贴进口燃油,是造成报废车不更新的重要原因之一。2004年伊朗汽油进口量高达30亿美元,预计2005年政府更要花45亿美元用于汽油进口。伊汽车平均耗油量远远高于7个发达国家。
3.由于大多数的汽车组装厂产量很低,造成伊朗汽车生产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伊朗汽车工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伊朗政府注重引进国外知名品牌轿车,以改变其汽车工业的落后面貌以及提升名牌车的数量。2004年伊朗KHODRO汽车集团公司同德国梅塞德斯奔驰厂合股组建了C.I.E三个系列奔驰轿车组装生产线,首批2500辆奔驰车于2005年下半年下线。
同时,伊朗还与日本尼桑合股组建“MAXIM”、“NISSAN
JEEP”车组装生产线;并与法国标致车厂组装生产“标致206”品牌轿车。上述这些组装的品牌轿车均已投放市场。随着伊经济的复苏,老百姓的购买力日益增强,购买车辆的热情会与日俱增,故伊朗当地汽车市场的前景广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