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高和高端 市场与利润-自主品牌面临的历史抉择

(2007-04-18 08:05:36)

上海车展系列:06年的北京车展,自主品牌的突然发力,让世界震惊,经过多年的积累,自主品牌正在走向新的时代;07年的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依然让人期待,吉利、奇瑞、华晨、长城都有更大的动作。这一切都是自主品牌迎来质变阶段的征兆,在新的历史情况下,自主品牌需要在走低端和高端,要市场和利润的战略问题上进行抉择了。

 

 

据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突破30%,与日系、韩系、美系、欧系等众多合资品牌相比,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奇瑞则在3月份凭借4.45万台的销售业绩,取得了月度销售第一的佳绩,被喻为自主品牌20年取得的最好成绩。。。。。。这些荣誉,并且不能掩盖自主品牌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营销服务、品牌形象等多个环节的潜在危机。

 

 

今年第一度,自主品牌在10万元以下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占据着绝对优势。3月份以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神龙、东风日产几大合资企业为首的降价潮,让本就利润微薄的自主品牌倍感压力;卡罗拉、迈腾等重点新车型将再度入侵中级车市和中高端车市两大细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正在走从初级阶段向上发展。面临着要市场还是要利润,走高端还是走低端的重大抉择。

 

 

要利润还是要市场:2002-2006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21%、19%、26%、30%,经过03、04年的震荡调整,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但是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率没有取得对等的发展,因为自主品牌在当初基础薄弱的前提下只能选择低价优势切入市场。低价策略是把双刃剑,在保证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的同时失去了利润。

 

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没有利润来源,谈不上长远发展。政府支持和募集资金并非最佳的办法,企业更需要良性的资金循环—那就是赢利。自主品牌发展到现阶段,是否具备市场和利润兼得的时机了呢?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自主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能否摆脱单纯的低价策略,转向价值提升的阶段呢?

 

笔者认为,在市场占有率稳定的前提下,已经过了只重市场占有率的发展阶段,自主品牌需要考虑止血提升利润了。但是这个利润的提升,绝对不是简单的提升产品的销售价格,希望消费者的利益。而应该在管理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价、产品价值提升等方面下手。

 

 

走低端还是走高端: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但仅囿于10万元以下这个细分市场,在10-15万元、16-20万元几乎没有作为,而在21-30万元、30万元以上这两个细分市场更是空白。据相关消息显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打破商务、公务车的时代,在03年进入了私车消费时代(私人汽车消费超过50%,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私人消费突破了70%)。私车消费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中级车市的潜力正在被释放。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第一购车的价格空间还是在10万元以下,但第二、三购车空间分别为10-15万元、16-20万元。自主品牌在这两个细分市场几乎面临着无车可选的尴尬。

 

中国汽车市场从2000年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经过这几年的大发展,车市将迎来换车高峰,而换车者将选择功能更齐全档次更高的车型。因为在10万元以上车型薄弱或空白,自主品牌将不会再有被选择的机会。自主品牌难道仅安心于10万元以下的低价值车型的生产和低利润市场空间?自主品牌在新阶段需要考虑向高端车型的发展了。中国乘用车市场还有10年的高速发展期,这正是自主品牌尝试在10-15万元、16-20万元、21-30万元、31万元以上几个细分市突破的最佳时机。如果错过这个发展时机,自主品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市场和利润,高端与低端,都是自主品牌在新发展阶段必需面临并且做出抉择的战略问题。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这种潜在危机已经存在。为了更好的发展,自主品牌需要未雨绸缪了,07年的上海车展就是自主品牌新时代的分水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