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时,最爱看也最喜欢的就是管理学。看了多次,整本书也背的差不多了。这几年来,对管理学原理一书,只记住了几句话:(1)管理就是让别人和自己一道去共同完成既定的任务;(2)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没数办法多;(3)人员激励。至于其它的诸如5S管理和PDCA循环,我认为并非核心,或者更多的说是方式方法。
为何对上述三点有切身的体会呢?首先,如果一个人,管理的作用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可以谈一人管理,只是自我规划和管理。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很难实现一人完成所有的工作。所在,我们就有了协作,而协作就需要我们达成共识,为同一目标努力奋斗,并且付诸实现。今天再谈管理的作用,就是因为发现管理中的人是最为核心和最为复杂,也是最难以控制的部分。
管理是让别人和自己一道,这个一道,有时很难志同道和。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我们的出发点总是存在不同。在这些争论和意见下,如果能达成一致,才是关键。如果一个管理团队没有向心力,参与者不能一心工作,达到目标的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甚至事与愿违。
如果期望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翻版,那又谈不上工作,如同复制了自己一样的机器。并定,人全能之人,总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而这块短板,完成可以通过管理来实现。只是在实现的过程,看管理者是否容人之量,是否可以接受不同的意见。
一个好的管理者的魅力,在于他知道在不同的管理时期,自己所处的位置。一个创业者的管理者,他需要与员工一起拼搏,既是教练,又是队长,还是队友。这时的管理者,需要自己身先士卒,为整个团队做表率。而当公司的发展小有成熟时,管理者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身份,而由先前的身先士卒者,转变中坚的核心力量,在与左右协调资源,更好的为团队服务。当公司发展的更大时,管理者就需要退居幕后,做战略决策,而需要职业或是专人人才管理公司。
只是想来,未必所有的管理者,都会在不同的时期,及时调整的身份和职能,而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关于第二点,是一般工作的新人都常犯的错误。当新人刚刚来到新的环境,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这么多年走过来,才知道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绝非表象那么简单。在管理工作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系统的工程。有时,要想变革一个公司的管理,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目前各大企业,都在再造流程,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为何会流程再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事物的发展。我们不能总有一种眼光来审视工作。流程再造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关键是在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及时调整,始终如一的保持创新和领先。新人的加入,从创新方面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关键是缺乏踏实深入的作风。那些高高在上,只空谈理论,而不深放实际的人,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就会发现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执行的有多大差别。所以,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在没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入,切勿高谈阔论。这些都是情况不时犯的低级错误。
关于第三点人员激励的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人才真的可贵,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应该成为一个公司的战略问题。关键人才的损失,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而留住人才,就需要我们良好的掌握人员激励的原则。
如果用管理学的原理学,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自然人,自我实现人的区别。而我简单的归结为,人的一已这“私”或是一已这“需”。任何事物,包括人,都自己的需要和动向。我们只能良好的掌握了别人的需求,并且满足别人的需求,才可以留住别人。曾国藩在其家书中,就有一句精典的话:售众人之么成一已之利。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人员激烈的核心。
简单谈谈管理的心得,没有书本的理论束缚,也是自己的私下里的一家之言,更不会出什么丑,只是谈谈自己这些年来的管理心得。
前一篇:汽车降价这么多年来一文不值!
后一篇:得到先从付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