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汽、南汽收购罗孚项目,到现一汽、东风收购克莱斯勒的讨论,都说明中国汽车正在染指高端品牌。染指高端,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来说尤为重要。自主品牌目前的产品结构,局限在低端市场,而在中高端品牌方面无所作为,这说明了自主品牌对高端车型和高端品牌的迫切需要。
每个汽车企业都希望追逐金字塔顶端的高利润,但是这条路充满了太多的选择与考验,从上汽和南汽收购罗孚项目就可见一斑。从上汽收购罗孚,到推出荣威品牌,包括现在的荣威750的定价上市。但是这只是自主品牌尝试高端品牌的第一步,能否真正的走向成功,还有待市场的考验。大量的资金投放、全新品牌的培育、激烈的市场竞争,注定了高端品牌之路的艰难。
企业为何纷纷染指高端品牌呢?首先,高端市场比低端市场具备更高的利润。一辆奥迪AL
3.2FSI售价60万元,一辆自由舰1.6精锐版售价6万元,其销售额差距背后的利润差距一目了然;其次,高端品牌可以避开激烈的价格战,从消费群体和消费行为看,高端品牌的消费群体对价格的敏感性稍差;第三,高端品牌战略意义深远,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带动企业全系产品的销售。
在低端市场树立了牢固形象的自主品牌,如何在高端市场有所作为呢?品牌由低向高的发展途径看,最真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升产品性能+大力品牌宣传及广告投放;一是创建或收购一个新的品牌。从目前看上汽向自主高端推进的思路看,同时结合了这两个方式。
虽然罗孚是一个没落的英国汽车贵族,上汽和南汽不遗余力的收购,其目的就是通过收购一个新的品牌,创建高端品牌,独立定位并独立推广。根据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高端车市全部被合资品牌所垄断。自主品牌想在高端品牌有所突破,靠自己新创建一个品牌的周期更长,难度更大。虽然上汽和南汽都花了巨额的资金收购罗孚,但是可以缩短企业建立高端品牌的周期。
上汽和南汽,对于推出荣威和MG品牌来说,都投入了大量的宣传费用,这是建立一个新的高端品牌所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缺乏高端产品的自主品牌,上述两个方式必需同时运用。
此次克莱斯勒的出售其实对于中国汽车来说,又是一次机会。克莱斯勒背后的品牌溢价,对于中国的自主品牌来说,还是积极和明确的。不管是一汽,还是东风,或者奇瑞、华晨、吉利,如果有可能收购克莱斯勒,意义都是积极的。
企业收购和打造一个高端品牌,其关键还是突破消费者的认知问题。至于如何突破消费者的认知,是考虑企业营销能力的重要部分。这个认知的突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涉及产品、渠道、品牌新塑、营销团队等多个方面。
自主品牌尝试高端之路,同样是一个要耐住寂寞的长期工程。在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格局情况下,没有哪个自主品牌具有天生贵族(高端品牌)的气质,后天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上汽、南汽已经迈出这一步,不管成败,其探索的积极意义,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难能可贵的。
需要高端的不只是上汽和南汽,而整个的中国汽车行业。如果克莱斯勒真的来了,不要怀疑,也不要拒绝。克莱斯勒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意义,比其它的世界汽车巨头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中国汽车目前急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