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汽车现在还没有自主

(2007-01-24 10:03:26)
谈中国汽车的自主,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无谓的口水战。为何我们对中国汽车的自主问题依然乐此不疲的谈论呢?因为现阶段中国汽车没有真正的自主,我们需要从各种谈论中,探寻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真正突破口。
 
 
为何说中国汽车没有真正自主
 
 
中国汽车现阶段没有真正的自主,或许这个定义有些武断。但是,06年一汽的奔腾、海马的福美来2代、上汽的荣威,能严格意义上说是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吗?笔者认为不是,中国汽车,依然没有脱离制造的概念,离创造还有一定的距离。合资企业这种简单的拿来主义,只是自主创新的初级阶段,而非拥有了自主创新的真正能力和实现了自主创新质的突破。
 
 
华晨、奇瑞、吉利又真正的自主创新了吗?笔者认为,依然没有做到。对民族汽车品牌,自主首先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根正苗红,没有带上合资企业的头衔,有更多的自主权。因此我们把自主简单的与创新联系起来了,凡是自主的就是创新的,这是偷换概念的问题。细数一下自主企业生产的汽车,哪些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是创新了?自主企业掌握了汽车产业中的哪门核心技术?哪门技术在汽车领域中具备创新和领导者的意义?现阶段,自主企业的所谓创新是低级的,而非我们需要的真正意义创新。何为中国汽车的真正创新,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掌握了某项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世界汽车领域拥有领先的地位,它可以代表中国汽车创造的符号。不求太多,即使只有一点。
 
 
创新的根本不是谁来做的问题
 
 
创新不是自主企业的专利,合资企业可以做,个体同样可以做,只要符合创新的标准。我们不应该把自主说成创新,也不能把创新说成自主的专利。创新的根本在于对核心技术发明、创造、掌握和应用,不管做的主体是谁,只要是中国创造就值得的鼓励。只要有助于中国汽车创造水平的提高,就值得肯定。
 
 
汽车创新的门槛是平等的,合资和自主均没有先天的优势,需要所有企业的集思广益。合资品牌,虽然现阶段依托强大的国外品牌,但是缺乏在关键技术方面的话语权。记得某合资品牌的负责人说过,中方在汽车某个部件的改动上面没有发言权。在技术使用和应有上,均需要外方的同意,并且付出费用。
 
 
笔者认为,虽然残酷,但是事实,没有必要回避。中国汽车逾越不了这个阶段。但是,合资企业也绝不是简单伦为加工制造那么单纯,在合资的过程中,在管理和其它方面,中方还是有所提高的。在合资企业的平台上拥有创新的基础,比如上海大的哪吒。合资企业尝试做创新,证明了他们拥有创新的自主权,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自主企业虽然在创新的路上一直在摸索,但是基础薄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在06年的北京车展上,我看到了自主品牌的进步。但是同样应该看到自主品牌生产的汽车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客户满意度不高的现实。
 

寄语
 
 
合资也罢,自主也罢,个体也罢,对于创新可以殊途同归。我们需要的不是谁创新,是中国汽车创新和创造水平的整体提高。
 
 
自主企业的创新不要空心化,合资企业的创新不要政治化,是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应该警惕的两个方面。
 
 
中国汽车创造水平的提高不是问题,中国汽车改变世界汽车格局也不是问题。关键需要我们几代人苦心励志,不断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