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车市崭新的一年
今天是2006年车市的最后一天,可以预见车市产销全面飘红的盛世已经来临。我们只差一组数据来总结和盘点中国的车市,06年中国车市赶超了日本和德国,势头直追美国。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我们真得可以弹冠相庆了吗?
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2006的年中国车市,“新车”、“降价”、“召回”是比较贴切的。可是在这三个方面,汽车企业、消费者和行业部门,都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新车
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创造利益,几近疯狂的推出新车型。06年上市了近120款新车型,这些新车型究竟哪些成为了企业的新支柱呢?新车上市如过江之鲫,你追我赶。这些仓促上市的新车真的为消费者带来了福音吗?不仅众多的新车质量问题曝光,也加剧了行业的无序竞争。
120款车型在一年内冲击车市,每款车型、每个企业,究竟可以赢利多少?是因为竞争推新车型,还是为消费者推新车型?当企业抱怨消费者不够理性和成熟时,企业是否想过如何认真的培养中国车市?消费者没有错误,是企业耐不住寂寞,被浮云遮望眼。2006年中车市多的是浮躁,企业和消费者都没有切实得到益处,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企业真的应该好好的思索一下了,如何推出新产品,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如何培养用户的忠诚度。现在的车市,难得再培养不出捷达、富康、普桑这些经典老三样?
降价
谈论汽车降价没有停止过,汽车降价的行为也一直进行中。可是市场的降价行为是不是变了味道?当降价和降质降配扯上关系时,消费者还会满意吗?消费者还需要这种降价吗?
降价本是正常的促销手段,可是到了中国汽车市场就变了味道,一是企业不情愿的降价,一是消费者坚持认为车价虚高。不仅消费者因为频繁的降价产生了信任危机,企业更是苦于找不到走出降价劫数的良方。
价格,不是企业单方的问题,还要尊重消费者的意见。如果想走出汽车价格的困绕,笔者有个简单的建议:企业在产品定价和产品降价时充分征求和尊重消费者的意见。这个意见实现起来并不难,企业可以在新产品定价时,充分组织潜在消费者对新车的定价过程进行参与和听证;企业也可以在降价时,充分组织意向购车者进行降价听证。看看消费者对价格的期望是什么?也让消费者知道企业价格的底线在哪里?双方得到互动和谅解,企业和消费者就不会因为价格的问题再扯不清了。
召回
新车上的越多,召回的越多。不知是因为国家的召回制度起了作用,让质量问题完全曝光了,还是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打了折扣,对消费者和自己越来越不负责任了。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召回事件高达65起,隐性召回的更是不可量数。这样的产品质量问题真得让人担心,为何汽车巨头到了中国市场,在产品质量方面也出现了水士不服呢?
一切为了消费者,不管推出新产品,还是降价,或是召回。让消费者感觉舒心才是最好的,消费者期望07年的汽车消费环境更美好。今天是06年的最后一天,祝愿天下有车一族和即将成为有车族的朋友快乐。也期望车市把遗憾留在今天,让汽车文明的消费时代快快到来。。。。。。
前一篇:08款克莱斯勒300C曝光
后一篇:新年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