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捷达PK骏捷 输赢都是英雄

(2006-11-27 15:23:32)
 
第九届北京国际车展期间,由新浪汽车和北京交广联合打造的《我选我车》栏目,为广大汽车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购车平台。在最后的决赛中,捷达PK骏捷的一幕,让笔者记忆犹新。
 
 
只要PK,就会有结果,总会分出个胜负。但是捷达和骏捷纷纷从10万元车型的预赛中胜出,不管最终决定的结果如何,两款车型都是英雄。能在10万元几十款车型中的预审中胜出,已经说明了受消费者的喜欢程度。
 
 
在决赛的过程中,捷达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但是在最后的决策过程中,直接的参与人“莫莫王”却意外的选择了骏捷,看似不可思议,也有其必然的原因。购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因为产品本身,还受到消费者的年龄、文化、个人喜好等多个方面的原因。下面,笔者分析一下捷达PK骏捷的过程。
 
 
为何会是捷达PK骏捷
 
 
捷达从初赛中胜出,那是因为100万强大忠诚消费者共同选择的结果,也是捷达忠诚度的最好体现。所以在初赛中,捷达的支持者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支持。仔细数一下,中国汽车市场,造就了几个销售百万辆的车型?
 

捷达PK骏捷 <wbr>输赢都是英雄

 
 
捷达虽然历经市场15年的考验,但是销售依然常青。根据乘用车联席会的销售数据显示,捷达的月销量均突破1万台,并且连续保持了单一车型销售冠军的佳绩。在10万元车型中,捷达的销售是最好的。所以捷达在初赛中胜出,是实至名归的。
 
 
捷达胜出的另一个原因,是产品本身所具备的皮实、耐用的特点和服务及时、使用成本低的优势。这是任何一个新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积累。
 
 
骏捷的胜出,则与华晨成功的低价策略有关。今年,骏捷被喻为华晨的天王山之战,企业大胆的市场策略,成就了骏捷现在的销售佳绩。
 
 
骏捷在初赛中的胜出,决不仅仅与价格相关。大气、时尚的外观造型、高配置等,在10万元车市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与宝马共线生产、“中国式宝马”等条件,让骏捷在10万元车市更具优势。
 

捷达PK骏捷 <wbr>输赢都是英雄

 
 
骏捷,真正需要突破的还不仅是外观和配置。先前中华品牌的阴影:是质量的不够稳定和服务的不够及时。销售是检验产品质量最好的标准,根据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骏捷在4月上市后一直供不应求,而且销量稳中有升。出色的销售业绩,最大程度的消除了购车者留下的不良中华品牌形象。
 
 
骏捷胜出是不是意外
 

捷达PK骏捷 <wbr>输赢都是英雄

 
 

在骏捷和捷达的PK中,双方的优劣势都非常明显。捷达的突出优势在产品之外,而骏捷的突出优势在产品本身。对一款老产品捷达来说,企业需要在产品的改良方面多做工作,推出更时尚、配置更丰富、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对一款新品骏捷来说,企业需要在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服务的便利性、品牌的忠诚和美誉度方面多做工作。
 
 
在最终的选择过程中,“莫莫王”选择了骏捷。笔者认为,他代表了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本身方面的更多追求。而且骏捷稳定的销量排除了质量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消费,产品本身只是一个因素。比如,“莫莫王”(32岁左右)的年龄稍大些,或者说他更倾向于平稳和务实些,消费者的最佳选择一定会是捷达。
 

任何产品,从消费者购买的角度分析,都不会十全十美,都存在一些缺陷。消费者非常挑剔,他们总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情。但是这种矛盾,很难得到解决,尤其对于购置一款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车,更是难得。但是,从消费者购买后,任何一款产品都会和它的消费者迎来一个“密月期”,从这方面讲,消费者又非常宽容的。消费,尤其对于汽车这种大件耐用消费品来说,这个过程真的很难把握。
 
 
从捷达PK骏捷中想到的
 
 
决择总是痛苦的,经过大家的支持,“莫莫王”终于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爱车。但是,如果捷达可以在皮实耐用后,又兼具了时尚和技术含量高;而骏捷多具备质量稳定耐用和服务便利的优势,消费者或许选择更简单些。虽然“莫莫王”选择了骏捷的优势,但是他同时也放弃了捷达的优势。
 
 
从捷达PK骏捷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以下的启示:
 
 
首先,企业应根据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和消费者群体特点,及时推出产品改良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更应该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耐用产品,质量永远是生命;
 

其次,捷达PK骏捷,更是一次合资对自主的较量。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关于质量不稳定的痼疾正在消除,消费者需要重新审势合资与自主两个方面的产品;
 

第三,新旧产品的竞争正在加剧:随着骏捷、福美来2代、雅绅特等多款10万元以下新车型的上市,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虽然捷达依然保持了月销万台的销售佳绩,但是骏捷、福美来2代、雅绅特的销量也达到了5000-8000台的销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