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的故事: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并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鹰会用新长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当新的趾甲长出来后,鹰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重新开始飞翔,重新再度过30年的岁月!
上面这个鹰的故事,是TCL的李东升在谈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谈到的.当朋友发给我的时,鹰的故事对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笔者认为,大到一个组织,小到个人.都需要一个变革的过程.都需要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涅槃过程.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样在发生变化.其实,环境的变化比我们年龄的变化更快.如果我们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就需要一个变革自身,适应新的环境.如果我们没有鹰的勇气,那我们只能否定自己的将来.
如果没像鹰一样的勇气,那么,对个人或组织的危机可想而知.反面思之,为何我们国家的企业少了像国外的百年老品牌,是不是在成长的历程中缺乏了这种变革和提高的能力?
鹰的寿命可以达到70岁,人只会过之。因为客观规律,鹰需要在40岁时进行兑变,再生。其实人和一个组织远远没有这么长的变革周期,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化的太快了。我们需要时时、事事反思变革。
鹰在40岁时的重生值得我们学习,但是鹰却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让自己痛苦,鲜血淋淋,而且在这个兑变的过程中,鹰没有任何的抵御能力,遇到危险只能束手待毙。如果鹰也可以防微杜渐,早做绸缪,结果是不是会好些。
个人或是一个企业,如果等到非变革不可时再变革,是不是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变革遇到的阻力难以估量,稍有不慎,便是生死存忙的更大风险。
不要等到40岁,不要等到非变不可。让我们建立一种自我更新、自我变革的危机意识,早做绸缪,提前应对,免得自己伤痕累累。
后一篇:汽车生活:凯迪拉克精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