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公关水平,技术含量有些太低了.最近瑞虎的降价,借助博客的平台进行了推广,但是斧凿之痕太重.
今天新闻晨报关于一汽大众降价效果平平的消息刚出,下午一汽大众就发布了捷达、宝来两款车型热销的公关信息,熟真熟假,真是为难了消费者。而且两篇文章的针对性很强,一是说降价没效果,只是变先前的暗降为明降,二是渠道不能控制终端价格。一是说降价后非常热销,仅次于夏得,二是销售商终端价格的推出也是热销的原因。
最近骏捷的定价影响了网友的极大震动和好评,但是仍有一股不和谐的音符.网友担心骏捷的质量是否能够保障,灵活的华晨,及时向大家公布骏捷的定单已经排到6月,如此热销的局面,还容得了消费者怀疑吗?
公关导向,对消费信息指数非常关键,难怪企业对任何不良公关信息都如此的重视,花大力气全面杜绝,这就是汽车媒体记者不够客观的原因所在罢?汽车记者,虽然有权力,却没有太多的可以左右企业的能力,一切都和利益直接相连,与消费者和大众渐行渐远了。
有业内人士说,思域的价格早已向某些门户网站透露,企业只想在合适的时候推出思域的定价空间,看消费者和业内的反映后再定。我想,这就是一个沟通的良好的机会,虽然消费者可能被利用,但是多个沟通的机会,总比没有好。
记得上海通用的任剑琼说过,公关的核心是沟通。笔者希望,把客观公正的信息,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做好沟通的平台的作用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