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捷在众多期待中,将于2月18日下线。在这段时间里,华晨旗下的骏捷和宝马,关系走得似乎有些太近,有些过火了。譬如“小宝马”等字眼频频见诸媒体,骏捷如此傍上宝马,是好是坏?此种营销方式又可取吗?
宝马的卓越品质是经过检验并值得称道的,骏捷的品质果真如同宝马一样出色吗?这需要市场的检验!捷达和富康的耐用性也是得到消费者认知的。
至于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究竟如何,要放到市场中检验,而不是靠宣传就简单树立起来的!骏捷如此借助宝马的品牌和与宝马共线生产的优势,对骏捷来说并不一定可取。
首先,预期绩效和实际绩效的差距将使骏捷左右为难,没有后路可退。
欲借助宝马在消费者中的高认知度,迅速提升骏捷的知名度和关注度,而避开消费者对价格的关注。但是这种过高的预期绩效值,将使骏捷的潜在消费群体过高的期待产品的品质和性能。宝马与骏捷的产品品质和性能应该存在差距,骏捷傍宝马的宣传越深入,骏捷潜在消费群体对产品的衡量指标就越高。
骏捷已没有后路可退,产品质量必须如同宝马般出色。但是预期和实际总是存在差距,即使骏捷的产品性能在同级别产品中是佼佼者,但是恰恰前期傍上了宝马,提高了消费者的衡量指标,骏捷即使再是一款好产品,最终给消费者的感知果真同宝马不相上下吗?这种预期和实际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认知度,这是影响骏捷销售和口碑、品牌形象树立最大的潜在杀手!
其次,傍上宝马,骏捷失去了低价策略和价格战的主导权。
傍上了宝马,骏捷将没有低价策略权和价格战的主导权。如果产品品质可与宝马相较,就没有采用低价策略的必要了,事实又果真会如些吗?如果骏捷采用了低价策略,也会对华晨宝马的品牌产生负面影响。骏捷如果留下1.8排量的储备产品做低价产品延伸的考虑,对骏捷和宝马的不影响同样存在。
10-15万元将是今年车市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这个细分市场的任何一款中级车都面临价格战的可能,骏捷在这个激烈的细分市场战的胜算如何?由于失去了低价策略的主导权,它的高价策略又能维持到何时,是一个未知数。我想,宝马不会面临刚上市就降价的不利的营销环境罢。如果骏捷在短期内有降价行为产生,这不仅产生对骏捷加倍的不利影响,也会牵连华晨宝马的品牌形象。
骏捷傍上了宝马,这个高门槛定出来了,就要勇敢的面对,这充分显示出华晨做好骏捷品牌的信心和决心。从华晨中华、尊驰狂降4万元营销方式的转变,华晨正在迎来自己的新飞跃。但是,骏捷究竟如何,还等检验。笔者为骏捷如此的营销方式捏着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