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勤的“闷罐车”

(2013-04-02 09:44:30)
标签:

杂谈

分类: 铁路杂谈

通勤的“闷罐车”

这就是咱们的通勤闷罐车

通勤的“闷罐车”

通勤职工上、下车

通勤的“闷罐车”

车厢里的通勤职工及家属
通勤的“闷罐车”

通勤车管理员在了望发车信号

通勤的“闷罐车”

冰冷的闷罐车内的通勤职工和家属
通勤的“闷罐车”

 

 

2013218,鹰厦线的上清站,一列货车停下后,有人爬上一节棚车。走近一看,这节棚车居然是用来运人的。爬上一问,这还是运送铁路职工的通勤车。

南平车务段每天在邵武至鹰潭、邵武至来舟站285公里间,有近30个车站。由于地处偏僻,这些车站的干部职工上下班,只能乘坐火车通勤。

由于没有合适的列车通勤,铁路部门就在的40002/40005次和40001/40006次货车中加挂了一节棚车,方便职工和家属。

棚车,俗称“闷罐车”,也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铁盒子。车厢内无照明设备,仅能靠小小的天窗漏进来的光线勉强辨物。有没有热水供应?热水?想都甭想,连冷水都没有,因为本是货车,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这些。空调是别想指望了,连煤炉也甭想有。一个大铁皮罐,夏天里面热得像蒸笼,人在里面待一会儿,就洗了个免费桑拿。冬天,闷罐车里面冷得就像冰窟窿。这种车,绝对跑不快,因为初始设计的基础摆在那里,也就是几十公里的时速,一路慢悠悠地晃来晃去。为了尽可能让乘客坐得舒服一些,铁路部门就在棚车内用角铁焊接了两排铁长椅子。要知道,这可是冰冷的铁椅,绿皮车上好歹还在椅上铺层海绵,海绵外还包上一层人造革。货车不比客车,设计时不考虑减震和舒适度的,坐在这种铁椅子上,不但屁股冰冷,而且时间一长,屁股会震得生痛的。

也许有人要问,为啥铁路部门不人性化一点,用客车作通勤车呢?原因是铁路一直强调社会责任,尽可能将运力发挥到极致。客车不但基本都上了线,而且还套跑。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委屈自己人了。

这种闷罐通勤车,车务段也是配了管理员的。他的职责,一是负责开关门,二是负责了望发车信号,三是如果有旅客想坐这车,他负责售票。虽然这种车的票价,仅为绿皮慢车的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便宜得吓人,但却鲜有旅客问津。也许在一些精英、公知、黄皮香蕉眼里,唯有低价才是最亲民的,印度那种车厢外挂满了人,车顶上挤满了人的火车是那么地可爱,那么地亲民,那么地温馨。只可惜呀,常常莫名其妙被代表的中国民众们却用脚投了票。

那一天,棚车外正飘着小雪。棚车又冷又湿又暗,职工家属们坐在冰冷的铁椅上,不停地搓手跺脚。有人很关心他们,问他们苦不苦,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职工笑了笑:只要多运一些旅客,只要社会各界能多理解我们一些,苦一点都没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