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坚忍的“小强”
(2012-11-20 06:45:35)
标签:
杂谈 |
9月中旬,黄艳强作为“备胎”来到福州后,一直到全路比赛结束,都没有闲情逸致去逛街、吃海鲜。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背理论,白天练完实作,晚饭后继续到教室看书直到十一点。集训选手都住在一节软卧车厢里,平时大家都忙于训练,个人卫生也就没条件太讲究,加之车厢通风条件不好。在这种环境下住上一个半月,车厢里的异味之重可想而知。独处异乡,举目无亲,每天食堂、训练场、教室、住所四点一线,没有广播听,没有电视看,没有网络可上,与家人的联系少之又少。训练强度大,竞争压力大,生活条件差,时间一长,一些选手的神经都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免不了牢骚满腹。然而,平时就寡言少语的黄艳强此时却心无旁鹜,满脑子琢磨的全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训练成绩。
10月8日,意外发生了:黄艳强在训练时因用力过猛,脑袋磕在车体上,顿时鲜血直流,送到医院后缝了五针。仅仅两天之后,路局开始正式选拔正赛选手。黄艳艳忍着剧痛,脑门上扣着头罩,缠着纱布上场比赛。监考的车辆处领导看到他这副模样,非常为他担心,便好心劝阻:“你行吗?实在不行千万不要硬撑,身体要紧。”黄艳强谢绝了领导好意,不但坚持比赛到底,而且以全能第一的成绩从“备胎”荣升为正赛选手。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0月16日下午,黄艳强在训练拆装104分配阀时,发现右脚脖子肿了起来,痛得厉害,于是不得不中断训练,回到软卧车上休息。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右脚脖子不但肿得越来越厉害,一落地就痛得钻心,而且人也开始发烧。队友们连夜送他去铁路医院检查,初步疗断为细菌感染。第二天,福州车辆段派车送他到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生要求他每天必须打吊针,。而此时,距离全路比赛仅有17天时间了。
身在异乡打吊针,有诸多不便之处。让黄艳强事后感谢不尽的是,福州车辆段的队友周浩每天早上用电动车送他去汽车站,省了他不少麻烦。头一个星期,由于每天要打三瓶吊针,至少要花两个半小时。所以黄艳强的实作训练完全中止了,只能看书温习理论。
此次比赛,福州车辆段作为具体承办单位,在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当然,也未能免俗,在关系到单位荣誉的事情上少不得胳膊肘往里拐,甚至有些方面做的有些不太好看。就拿黄艳强来说,福州方面本就对黄艳强这个“备胎”居然在最后关头顶掉了福州选手的参赛资格一直“想不通”,现在黄艳强的身体在赛前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意外,福州方面比谁都更上紧。他们不断向上级反映,要求为了全局的荣誉着想,立即换掉黄艳强,改派福州的选手上场。路局车辆处、职教处闻讯后非常重视,专程派人到福州探视他的病情,并委婉地暗示他:如果实在吃不消就不必硬撑,毕竟此次还有一个需要双人配合的单项,临阵换将并不丢人,这是着眼于全局的需要。
黄艳强这回又再一次展现出“小强”的坚忍:从10月23日起,他改成晚上去医院打吊针,白天瞒着医生开始恢复实作训练。一个“伤兵”,不顾医嘱,和身体健康的队友们同场训练,而且训练成绩能保持不下滑,让一心想拱掉他参赛资格的人们无话可说,能让上级领导放心让他参赛,黄艳强为此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外人难以想象。
11月3日,全路18个铁路局的214位技术精英汇聚一堂,为了荣誉而战。考完了理论,黄艳强本以为会轻松一点,但上场实作前的漫长等待,却让他又一次失眠了。对于选手来说,吃了那么多苦,等待的就是这个证明自己的时刻。说不紧张,说不焦虑,那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上场前的封闭,各局的技术精英聚在一起免不了互相探底。有人谦虚低调,有人豪言震天,黄艳强都一笑置之,只当是“心理战”,一心只想着后面的项目。在场上,黄艳强先慢后快,很快便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感觉越来越顺,状态越来越好,最后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拿到了全路车辆乘务员个人全能冠军。
对于这个冠军,队友们都很服气:“小强”好样的,他不拿冠军谁拿冠军?载誉归来后,段里立即宣布黄艳强转干,并于11月12日宣布其代理车间副主任工作。
精彩图文,点击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