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警察逸事之网逃、FLG
(2011-07-12 06:58: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铁路警察秩事 |
铁路警察逸事之网逃、FLG
要说这内勤人员成天在办公室呆着,上哪儿抓网逃去?领导们说了,这就是让你别总在办公室混,一有空你就得自觉到广场上、候车室、站台上转悠去。要是当月没完成任务怎么办?没完成?这个月不但奖金全免,而且当月的月绩分就是零分。年终一打总评分,排在后面的就得淘汰。
为啥?因为他抓获的网逃数量连年在全所排名第一。
最生猛的一次,小J在一天之内连续抓获八名网逃,他创造的这个历史记录至今未被打破。
抓获网逃不是就这么完事了,你还得问口供,做材料,押到拘留所,联系网逃所在地公安局,让他们过来把人领回去。一般来说,谁抓到的,谁办这些事。可那天小J“运气”太好,抓了一个又一个,根本忙不过来。于是把这些婆婆妈妈的事儿扔给内勤做,自己只管出去抓人。
都说打麻将有个手风“顺不顺”的问题,手风若是顺了,想什么牌就能摸上什么牌。估计那天小J手风极顺,事后同事们都开玩笑说你那天得去买体彩、摸奖去。
你一天能抓八个,这内勤每季度一个的任务还在犯愁呢。于是内勤找小J商量,兄弟,帮个忙行吗?我的任务还没完成呢,你抓了这么多,能均一个给我吗?我请你吃饭。
小J是个爽快人。均一个?没问题。吃饭?排档不去,得去象样的馆子。
事实上,小J这么些年来没少均给人家。全所五、六十号人,不可能人人都这么生猛,领导从通盘考虑,希望所里出整体成绩,希望每年都有更多的人立功,希望带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没少出面和小J商量,小J每回都爽快得很,行,服从领导安排。
即便领导不出面,你私下里给他说说好话,他也一样爽快。这种爽快一方面是因为小J的个性和为人处世风格,另一方面是他根本不在乎。均给你又怎么样?他可以再去抓,嫌犯是永远抓不完的,他照样年年第一。
可是,小J也有不爽快的时候。
什么时候?那就是所里、局里开总结会,请他介绍一下经验的时候,他每回都是不着边际的胡扯一通,要么谈大道理,要么就归纳为“感觉”。
感觉?什么叫感觉?什么样的感觉?这也太玄了吧?
最玄乎的一回发生在今年春运期间。
此时的小J已经被调到某大所的常务副所长了。虽然当了领导,可他感觉比当警员时,当警长时轻闲多了。他主管的是客勤,因此没事时背着手在候车室、广场、售票厅里到处转。
有一天,他转到售票厅,看见执勤民警正在和一个旅客说话,于是他慢悠悠地凑了过去。
凑到两人跟前,原来是人家在讯问火车票买票事宜。
看见副所长过来了,那警察朝小J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没想到小J凑到跟前,冲着那警察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把这个人铐起来!”
什么?铐起来?人家不过是在问讯,无缘无故,无凭无据的,凭什么铐人呀?
那警察虽然是下属,但年纪、警龄可比小J大得多,虽然以前听过小J的种种传奇,但没亲眼领教过,心里颇不以为然。
因此,听到小J的这句话,他并没有执行命令,而是用狐疑的眼光看着眼前这位新来的年轻副所长,那意思是你有没有搞错?无故乱铐人那可是违纪,如果事后证明这人没问题,你怎么收场?要是这人法制意识强,向上面投诉或控告,那这黑锅到底是你背还是我背?
小J的态度很坚决,目光死死地盯在那问讯旅客的脸上,一面加重语气补充了一句:“铐起来!执行命令,有什么后果我一人承担”。
话说到这份上,那警察再不情愿也得照办。
结果,把人带回所里仔细一审,这人果然是一个网逃。
这一下,所里上上下下对小J刮目相看,看来以前听说的那些传奇都是真的,这回算是亲眼见识了。不过,你是怎么觉得那人有问题的?我和他说了半天话,没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呀?
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只是一种感觉。我感觉他一定有问题,而且问题不小。我相信我的感觉。
瞧瞧,小J又拿这套玄而又玄的东西来搪塞人了。想来小J想在下属面前立刀扬威,故作神秘。
逮到和小J单独相处的机会,趁着他高兴,我就问他这件事。
刚开始时,小J的回答还是那两个字:感觉。
你就别给我来这套虚的啦。我不是警察,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不存在教坏了徒弟饿死师傅的问题。跟我说说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你的脑子里一定会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判断过程,当时一闪念,脑子里只显出最后的判断结果。但事后你可以仔细回忆一下,慢慢梳理,应当能完整地回忆出当时的逻辑判断过程。
小J给我软磨硬泡得没有办法,只得给我说了些皮毛中的皮毛。
原来要想能抓贼,首先就得练“眼力”,就得在“看人”上面下大功夫。
在这方面,小J和其他人比起来有“先天优势”。
什么样的“先天优势”呢?
原来,小J在加入警界前是某段职工。他当年职高毕业,十八岁未到就参加了工作。在单位上换过许多岗位,其中跑过几年车。
这列车上可是个情况极其复杂的大染缸,呆上一段时间,就是好人也变坏了。咱铁路上有句话,叫“跑车半年,干鱼都会划水了,草绳都能变成蛇”。为啥?大环境使然,生存需要呀。
小J当年跑车的时候,正是铁路职工路风最差的时候。在车上以票谋私那是家常便饭。可这以票谋私是有风险的,要是遇上暗访组乔装成旅客诱你上钩,或者这旅客心不甘情不愿,下车后给路风办打个电话,那麻烦可大了。所以,在以票谋私前,要先摸摸旅客的底。也就是说,有鱼儿要来咬钩了,先不能急着起钩,得先判断清楚对方的身份、意图、得和对方拉拉家长,搞清楚对方的个性和处事风格,顺便诉诉跑车的苦处,实际上是做“思想工作”,那意识就是说咱们也不容易,给你提供了方便但自己却要冒极大的风险,你可不能过河拆桥,下车就反水呀。
当年小J跑车的时候,年纪轻,没资历,前辈们为了培训新人,这摸底的活儿总带上小J。小J脑子灵光得很,一学就会,而且能举一反三,没过多久,车上这摸底的活儿逐渐就交给他了。
当年不象现在,成天减员增效,那时候车上的乘务员可多了。这人一多,就难免闲得发慌,毕竟车上的活儿就那么多。小J好动不好静,闲得慌时就在车上和旅客们接触接触,打发时间。这车上就是一个小社会,三教九流,无奇不有。小J跑车的那几年,什么样的人没接触过?这看人的本事飞速提高。
等到干上警察了,以前打下的老底子正好派上用场。
可是,做警察的,不但得会“看”人,还得学会“盯”人。
啥意思呢?就是说你穿上这身警服,头上顶着国徽,作为国家暴力机器的一份子,你身上会有一股杀气、霸气由然而生。光有这杀气和霸气那还不行,你得把它们凝聚到你的眼神当中去。换句话说,当你警察干久了,你看人的眼神和常人就不一样了。
你这一眼“盯”过去,心虚的人会立时感到压力和不安,往往会立时避开你的目光,这种人你就得重点注意了。要是他立刻绕道或者扭头就走,那十有八九有问题。
当然,也有心虚的人不退反进,主动迎上来找你搭讪、问讯什么的。但这种人和正常问讯的人眼神是不同的,他们的眼神是散的,虚的,目光是游移不定的。
当你有疑问时,可以用查验身份证来与之接触。拿不出的,继续盘查;身份证是假的,立马扣人;拿身份证时神精慌乱,回答问题时支支吾吾的,重点盘查。
这种盘查有时候可以用拉家常的方式进行,装作随意问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要去哪里?是去探亲?还是旅游?一边留意对方的反应,一边迅速判断对方的谈吐、气质、衣着是否和他声称的职业相符。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检查危险品的方式来对其随身物品进行检查。一般来说,做长途旅行的人,随身行李不老少,而且必定会有换洗衣物。如果要出远门,却只带一个小皮包,那岂不是怪事?如果天气炎热,目的地又是南方,而你的包里却有贵重的皮衣,这岂不是怪事?如果你民工模样,包里却有三部手提电脑或者七、八部手机,这岂不是怪事?
但是,你突然截住怀疑对象,开始盘查的时候,你的注意力绝不可以全部放在怀疑对象身上。小J一般是只放一放的注意力,而另一半的注意力则放在周边旅客身上,尤其是当对方是一群人走过来,而你又一时闹不清他们彼此之间是否认识的时候,更应如此。这一方面是吸取上回那老警察血溅查危口的教训,另一方面这也是敲山震虎,如果周围的人当中有紧张的迹象,或者异常举动,比如说你查A,B迅速绕过你准备加速离开,或者B绕到你侧后方停下不动,这时候就得重点防备B。
。。。。。。
那么,小J你能说说这回你远远走过去,连问都不问情况,就下令铐人,你是如何判断的。
呵呵,这个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象变魔术一样,戏法说破了就不值钱了。
(以下略去约一千二百字,见谅)
。。。。。。
可是,有时候光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因为情况千变万化,你在实践中也得与时俱进,想出一些“花招”。
就比如说抓拿FLG份子吧。
这两年国内的FLG好象比以前消停多了。我记得闹得凶的时候,早上开门,门缝里都会掉下FLG的传单,街头的墙上,电线竿子上,那传单贴得到处都是。
非但如此,各地的FLG们还时不是组织进京上访,“宏法”。
甭管有理还是没理,咱们国家最头痛这个“进京上访”了。
上峰一声令下,坚决把企图进京闹事的FLG份子们堵截在路上。哪里出了问题,就唯哪里的领导是问!
咱们这儿的火车站是中心枢纽站,自然成了堵截的重点。
那一回,铁路公安局在全局管辖范围内开展了抓拿FLG进京闹事份子的立功竞赛。以一个月为限,到期后看哪个单位的成绩好,看哪个个人的成绩最突出。
结果不出所料,全局抓到了一百多个,而咱们这个火车站派出所抓到了71个,又一次拔得了头筹。
而小J以抓获34名的成绩拿到了全局个人第一。
34个?那几乎都占全所总成绩的一半了,神了呀!
小J私下里告诉我,其实不止34个,有几个又让给别人了。
小J抓网逃那是全局有名,但不知怎么的,他抓起FLG来比抓网逃还要神。
要知道这FLG可比网逃难抓多了。
为啥难抓?
因为一来这些FLG没上公安部的追逃网,不好查。二来能进京上访的FLG份子,那都是些被洗脑的顽固份子,压根不认为自己有错,觉得自己理直气壮,根本没有一般犯罪份子那样做贼心虚,对付网逃那套对付FLG可不好使。三来咱中国是个尊老爱幼的国度,FLG份子以年长者居多,你没确实把握是不能动粗的,甚至盘查时语气还得注意,态度还得和蔼,否则万一抓错了,大厅广众之下,有损警察形象。现在警察内部又管得紧,万一人家投诉,麻烦得很。
小J抓FLG如有神助,但人家请他介绍经验,他依然是那句:“感觉”。
有一回,公安局的一位领导来送车,完事后时间尚早,闲来无事正好在候车大厅里遇上了小J在巡逻。领导兴致很高,好小子,早听说你是FLG的克星,怎么样,现在给我抓一个看看?
行呀,没问题。小J这家伙满口答应。
不过,领导你不能跟着我后面,那样的话我会紧张。您先在这儿坐会儿,抓到了我给您送来。
呵呵,小J鬼精得很,既想在领导面前表现一下,又怕自己的“小把戏”泄了底。
你还别说,不到一个钟头,小J还真给抓来了两个。那是一对老夫妻,一看就知道都是知识份子。
带回所里,那二位老知识份子保持着沉默,但拿着他们的证件和所在地公安局、街办、单位保卫部门一联系,确认就是FLG份子无疑。
领导一看,连声夸好。小伙子,名不虚传,好好干,前途无量。
。。。。。。。
我对小J的“戏法”百思不得其解,没事就和他软磨硬泡。
终于,小J不胜其烦,和我说了实话。
首先,他们既然要进京上访,肯定是坐进京车,所以一上来就查车票,如果是进京的就重点盘查。
其次,年轻一些的FLG份子都在当地被以各种方式控制起来了,企图进京的绝大多数都是年纪较大的。
第三,年纪较大的FLG份子多以城里人为主,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为主,其中不乏高级知识份子和退休干部。这些人一般衣着不时尚,但也不太落伍,以干净整齐朴素为主要特征。没见过穿着花里胡哨,烫头描眉涂口红的“老来俏”。
第四,一般年长者出门旅行,后辈会来送行。但这些FLG份子却没有年轻人送行。有些是因为自己偷偷跑出来的,没惊动后辈,有些是因为全家都是FLG信徒,但年轻的已经被控制了。
第五,这些人在候车室表现得非常平静,不会闹喳喳的,也不会拉着工作人员兴奋地问东问西,为的就是怕引人注意。
第六,这些人的行李比较简单,以必要的换洗衣物和食品为主,不象那些旅游归来的人,大包小包,各类纪念品塞得满满当当的。
符合以上这些特征的,就有着重大嫌疑。
可是光有嫌疑你还不能抓人家,没有证据呀。况且他们面对你的盘查表现得那么沉着镇定,只说是进京旅游或探亲,这又不违法,凭什么抓人家?
呵呵,这种时候,就轮到小J的“戏法”大显身手了。
什么样的“戏法”?
很简单,小J这时候会笑咪咪地,非常和蔼地,声音非常柔和地对怀疑对象说:“老爷子(老奶奶),我现在请你重复一遍我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改。”
重复一句话?什么话呀?一般人面对警察这么奇怪的举动肯定会大感疑惑。
小J笑咪咪地开口了,这话不长,就八个字,但小J话音拖得很长,语气非常坚定。这八个字一说出口,你是不是FLG就立见分晓。
哪八个字?
就这八个字-:李。。。宏。。。志。。。是。。。个。。。大。。。骗。。。子
对,就这八个字。如果你不是FLG,有时就会跟着说了,有时候会感到错愕,反问小J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呀?这是演哪出呀?而且还会理直气壮。
而FLG份子呢?听到小J要他们重复的是这句话,一个个都保持沉默,不抗议,不辨驳。不但如此,而且有人会把眼光移向别处,有人会低下头默然不语。
FLG份子敢为了过警察这关就跟着说这八个字吗?绝对不敢。他们敢抗议吗?敢和警察抗辩,敢“以身护法”吗?也不敢。保持沉默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呵呵,如此反应,你不是FLG那还有谁是FLG?不抓你抓谁?
戏法就这么简单,没说破前感觉非常神秘,非常深不可测,一旦说破了,也不过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