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才算是人才?
(2011-07-08 20:58: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铁路杂谈 |
单位上成天喊要发现人才,提拔人才,可事到临头每每窝里斗得不亦乐乎。于是领导一看,怎么,你们单位提拔不出呀,得,我从外单位给你调吧!于是乎,咱们单位往往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领导也急呀,往往是某位领导要退下来了,环顾全段,竟觉得无人可用。
于是,某次干部考评时,特意增加了一个内容,就是考评组找你单独谈话,让你谈谈对直接领导,同事的看法,并向领导推荐谁是人才。
切,这个主意荒唐透顶呀,领导真能听群众的吗?不可能的。我能说自己顶头上司的不是吗?简直是活腻味了!我能告诉考评组哪个同事能用,哪个同事不可以用吗?嘿嘿,别看考评组的大爷们一个个作正直状,一个个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证绝不会泄露谈话内容,可谁也不是三岁小孩呀,这种单位你放个屁都能顶风臭上三百里。更何况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说你,如果别人在考评组那里说你好,你却说人坏,良心上实在是有亏欠。如果别人说你坏,你却蒙在鼓里说人好,让人卖了却还帮你数钱,简直傻到家了。
于是乎,轮到我上场面对考评组时,我有如下发言:
“我成天只知道做好自己的本份,不喜欢东家长西家短的,其他人的事我不清楚,更谈不上了解。领导用谁不用谁,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做百姓的站的没领导高,看的没领导远,因此也就不便妄加议论。”
“领导是征求你的意见,你不要有什么顾虑”
“我人微言轻,有自知之明,只求每日出入平安,不求闻达于官场,领导见谅。”
“领导给你机会,你要珍惜,你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嘛。”
“非要我谈,我就献丑了。什么是人才,我觉得就是在处理某些事情时比别人做得好,别人做不来的,他做得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人都是人才,因为只要是人,就有他的长处,就有他的短处。任何人不可能是全才,所谓的人才也一样。你用到了人家的长处,他就是人才,你用到了短处,他就没有优势,甚至还不如别人。这就关系到领导如何识人,用人的问题了。昔日楚汉相争,刘邦一介地痞无赖,要文没文,要武没武,然短短四五年间却能击败比他强大得多的项羽而一统宇内,何也?他自己总结说,主要是用对了萧何,张良,韩信而已,自己各方面不如人家,但是能放心大胆地用其所长。要我说,刘邦就胜在了能识人,容人,用人上。如果胡用一气,让韩信去管理后勤,让萧何去运筹,让张良带兵上阵,恐怕都得做得一团糟,不但不是人才,还是误事的蠢才,庸才。反观项羽,自恃武功天下第一,身边韩信,英布,彭越,陈平等皆不能用,白白便宜了刘邦,唯有一个贴心的范增,屡不听人言,让此一等谋士心灰意懒,告老还乡。陈平盗嫂,天下知闻。这种道德上有污点之人如果放到现在,放在咱们企业断断不可能用。可人家刘邦慧眼识才,放手任用,陈平为其所作贡献其实不亚于张良。所以古人总结得好: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咱们单位如何选人、用人的问题上,方方面面牵扯的面太多,就算有千里马,最后也会变成卧槽马的。领导往往是平时不培养,到时候大呼本单位无人才,要不就是突击拔苗助长,就算是再好的苗也得一步步长呀,期望值过高,短期内不胜任,就认为是垃圾,从此打入冷宫,实在是糟蹋人才,拿别人的前途命运开玩笑呀。。。。。。”
我这番话当时说得考评组的带队领导脸上很难看。果不出我所料,结束谈话的第二天,我这番言论就在段里流传开来,基层的都偷偷向我竖起大姆指。可又有什么用?领导们心里肯定不舒服!
那么在咱铁路上,领导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换句话说,到底什么样的才能在领导眼里成为人才?
你得找到一个顶用的靠山,自己亲生爹娘当官自然无话说,如果父母无权势,那你就得想办法攀上一个有权势的,做女婿、做小蜜,做免儿爷是最快捷可靠的办法。一年三节,婚丧嫁娶,得识趣点,领导正巴巴地等着你的孝敬呢!朝中有人好做官,别让领导失望哟。在工作上你得会摆平上层,踩平下级,自己不能打架的话那也得网罗一批吹鼓手和打手。领导说的话你得领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领导的意思你得揣摩清楚,领导不方便明说的话你得替他说,领导不方便做的事你得立马去替他做,有成绩时得谦虚地归功于领导,有祸时得主动伸头背下这个黑祸。出去应酬时领导的风头不能抢,别人敬领导酒你得帮着挡,自己有半斤的量至少得喝到八两。如此种种,你方才能成为领导眼中的人才,才有可能得到提拔任用。
是不是人才,死活就在领导一念之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嘿嘿,不服那可不行!
我一介普通工人子弟,家无余财往领导那儿填,烟酒不沾拙于应酬,刚正有余总爱认死理,学位不高却沾满酸腐之气,谄谀之事万万不齿,素有自知之明,不敢奢望闻达于官场,只求出入平安,每日凭良心做事,每月赚得月傣养家糊口,孝敬双亲而已。没那个本钱,也没那个精力去领导那里投机钻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