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敌视教育,毁掉了孩子将来的幸福

(2009-01-25 15:38:33)
标签:

心理

心理咨询

案例

人际

情感

家庭

教育

育儿

家长

婚姻

青少年

分类: 其他

    昨日偶尔看了一会儿电视,是宁波籍演员童蕾演的《谁懂我心》。童蕾演的主角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善于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人。昨日看到的故事是这样的:小女孩小明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她跟着妈妈过,妈妈一直拒绝她父亲见小明,并且妈妈为了发泄对小明父亲的不满,常常在小明面前说父亲的不是,甚至恶毒漫骂,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归结在小明父亲身上。为了孩子心理健康,童蕾释演的心理咨询师通过做工作,带小明去见父亲,在见面时,小明就象她妈妈平时一样,愤怒地骂父亲“王八蛋”。对此,小明的妈妈说:骂得好,以后看见还要骂。

    不是每个婚姻能够一生相守的,离婚是一些无法相处下去的夫妻的最好处理方法,双方都可以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新生活。但往往有不少夫妻虽然离婚了,还是怨气难解,他们阻碍孩子见对方,他们任意地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发泄对对方甚至对方亲属的不满,任意漫骂、诋毁对方和对方亲属的形象。有的因为遭遇背叛离婚,他们就告诉孩子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或者是“女人都是水性扬花”。因为幼小的孩子还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他们由于父母的这种敌视教育,在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仇恨敌视的种子。长大以后就以这种观点去看待别人和看待世界,或不能与对方的亲属充满敌意和戒备,不能友善相处,感受不到亲情温情,或对异性充满戒备,不能与异性构成亲密关系,时时害怕配偶背叛,处处提防,一点也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害怕的结果可能就真的回出现。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位实验对象与另一人交谈,预先告诉他,哪个人态度暴躁,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结果,随着谈话进行,哪个谈话对象真的变得暴躁和不好说话了。这就是“自我实现预言”的实验。告诉我门的是,我们的言行会影响别人的言行,当我们用某种偏见去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得到的反馈就会象自己偏见认为的一样。当孩子用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偏见和态度与人打交道时,他的预言也就会实现,他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得跟他观念中一样。这样的环境,他们难道还有幸福的感觉吗。

我曾经有一位咨询对象,他一直感到人生险恶,没有人对他好,甚至很多人想害他,觉得做人没有意义。经深入了解,原来在他小时候,家里父亲得癌症,母亲四处借债,为父亲治病,到后来,所有的亲戚朋友借不出钱了,父亲也治疗无效去世了。接下来的日子里,母亲在孩子面前一直埋怨所有的亲戚见死不救,责怪朋友们无情无义。这种观念在幼小孩子的心理深深扎根,由于“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导致成年的他得不到亲情和友情。

    奉劝离婚的家长,如果你希望你孩子将来的幸福,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怨气,不要将敌视传给孩子,不要将痛苦传递给你的孩子。

 

                                             

                           

                            宁波大山公益心理咨询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shanxl

                            在线公益咨询QQ群:292455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逗笑疗法
后一篇:痛苦疗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