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细碎的阳光从窗框间照进一间静雅的小屋,窗外的小鸟鸣叫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年妇人。她翻身下床,梳洗完毕,一脸肃穆地落座于窗前的木桌前。在早晨温暖的第一缕阳光里,她手拈一根银针,刺破了伸出口腔的舌,一种难言的痛在身体内四处游走,心里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快感。她沉静地用银针蘸着舌尖的血在一张白纸上写成一行行的小字,那娟秀、工整的字迹似乎像朵朵盛开的浓艳牡丹诉说着她的沉沉心事。也许,对她来说,身体的疼痛才能换来内心的片刻安宁吧!
这样一幕摄人心魄的场景发生在300多年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貌似寻常妇人的中年美妇就是当年名动天下的名妓卞玉京。卞玉京又名卞赛,本是明朝金陵旧院名妓,曾与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等人被称为“秦淮八艳”。她容貌姿世,心性高洁,才情极高,写一笔工整的小楷,且弹得一手好琴,擅长绘画,最擅长画兰,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枝叶纵横的兰花,似乎是她孤高不驯性格的写照。
在那样一个迎来送往、日日欢笑的风月场所,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却不是一个善长逢迎的人。对于慕名来的那些陌生的达官贵人、公子王孙,她始终是淡淡的,话语很少。只是每当遇到知己,她一扫以前的木讷拘谨,诙谐幽默,谈资流云,常令在座的人捧腹大笑。如果是在喝下一点酒微醺的时候,她的美丽和妩媚更能发挥到极致。于是,坊间就有了“酒垆寻卞玉京,花底出陈圆圆”的说法。
外表冷清,内心狂热;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是卞玉京独特的个性。这样的女子一旦遭遇到男女情感,也是孤高而热烈的。崇祯十五年春天,卞玉京遇到了生命里那个重要的他,从今以后,她和他痴缠纠结了大半生,却寂寂不得相守。
那天,在苏州虎丘,一个叫吴继善的人要离开此地去外地做官,一帮亲朋好友邀请了几个美女前来为他送行。这帮美女里面就有卞玉京。酒足饭饱之后,一帮人又提议写诗文,卞玉京做了一首送别的应景诗文。满座的人早知道卞玉京的名气,皆做倾倒状,称赞声不绝于耳。只有一个人独坐在桌前,默默地不置可否。这个人就是吴继善的堂弟吴梅村。
女人,尤其是美女加才女,是很欣赏比自己才气高,有思想深度的男人的。吴梅村的一两句精辟的点评彻底让她见识了他的才华。也许就是在那一刻,她心里竟然有些偷偷地喜欢上了他。这也难怪卞玉京会动心,吴梅村何人也?他当时名满天下,二十二岁时,即以会试第一殿试第二的成绩荣登榜眼。他的才华得到皇帝崇祯赏识,皇帝和他惺惺相惜。当得知吴梅村尚未娶妻时,皇帝竟然给他放假让他先去完成终身大事再来报效国家。吴梅村的诗歌才华自然不用我再费话,他的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流传了几千年,最重要的是他还长得比较帅,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男人面前大抵很多女人都会动心的。
都是酒精惹的祸。我想如果卞玉京没有喝酒,她是没有那么大胆做出如此超乎寻常的举动的。她一定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如果被拒绝怎么办?她的清高和骄傲不容许先透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是卞玉京喝酒了,酒精的一个很好的作用就是使得人卸下自己伪装的面具,展露真实的性情,至于结果,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也许是当时吴梅村的才华和敦厚彻底打乱了卞玉京的芳心,她竟然在薄醉之时,眼波流转,拊几而顾,问这个初次见面的男人:亦有意乎?
卞玉京那样的性格能主动说出这样的话来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她心里一定是忐忑和惴惴的。没想到,吴梅村一句“固为若弗解者”,装出听不懂的样子却把她晾在了一边。
那时候,我想,卞玉京的酒一定醒了,也许还会有一丝后悔的情绪。那样自尊敏感的她第一次尝到了被拒绝的滋味,还是来自中意的他,心里一定很尴尬和难受。本来就是,酒桌上的话本不能当真,也许男人还会和你玩一些暧昧,但是卞玉京太高估了自己。虽说自己是国色天香,才情甚高,但是一个出身问题就是二人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是众人眼里低贱的妓女,一个人是前途无量的年轻官员,虽然吴梅村也有一些喜欢卞玉京,但是他终究不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也难怪他会含混不清地拒绝了卞玉京。
当然,虽然吴梅村变相拒绝了卞玉京,但是二人还是相识了,且经常来往,如一对神仙眷侣一样在一起交往很多年。一年一年,花开花落,两人都小心翼翼地不去触摸那个敏感的问题,清高自尊的卞玉京再不曾提起终身之事,吴梅村亦不再言语。很快,世道乱了起来,李自成攻占北京,国家灭亡,清军入关,残酷的战争让人无暇再顾及脆弱的感情。吴梅村离开了卞玉京,像当时的那些文人志士一样慷慨激昂地奔波在救国的道路上。卞玉京悄然换上道袍,登上一艘小船顺流而下,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此后,清朝建立。眼见复国无望,吴梅村没有明朝忠贞烈臣那种自杀殉国的勇气,他选择了隐遁。理想的失败和现实的苦闷让吴梅村过得很是郁郁不得志,他终日深居简出,消极避世,不知道失落的吴梅村在夜深人静时会不会想起被他辜负的卞玉京呢?七八年以后,吴梅村在钱谦益家做客,恰好卞玉京也在此地。知道吴卞二人曾有过一段感情故事,钱谦益派人去请卞玉京,欲安排两人会面。只是卞玉京虽然应邀前来,但却没有见吴梅村,而是直接去找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叙旧去了。
卞玉京为什么没有见吴梅村?我想她心里一定是爱恨交织的。如果不爱他了,为什么又要前来?可为什么爱着他却不愿见他一面?卞玉京心里一方面牵挂着吴梅村,只是心里多少有些怨言。这些年,国破家亡,身世漂泊,自己遭遇苦难时这个男人不在身边,现在又要来相见,心里终究是有些怨他的。
这一次,吴梅村没有见到卞玉京,心里始终有些遗憾。卞玉京在留下一句“日后再来拜访”后飘然而去。也许她是恨自己的,再不想见到自己,至于说“日后再见”始终像客套话,吴梅村相信卞玉京是再不愿见到自己了。
谁知半年后,卞玉京一袭道装,一把古琴,果然带着自己的弟子前来赴约。这一次,卞吴二人终于相见了。只是早已是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行流。卞玉京操琴,弹奏感叹,讲述起这些年所遇到的漂泊之苦,众人想起国世家伤,皆涕泪泣下。
这一见,就算我们最后的分别吧。卞玉京沉静如常地告诉吴梅村自己已经原谅他了。从此后,你不必再觉得亏欠我什么,你我天各一方,再无任何的关系。
两三年后,卞玉京嫁给了前明的世家子弟郑建德,只是生活得并不幸福。生活一段时间后,已是人到中年的卞玉京无奈地离开了郑建德。漂泊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个70多岁的老中医收留了贫病交困的卡玉京,帮她治好了病,给她建造了一所房子,让她有了一个岁月静好,现实安稳的容身之处。
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这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花三年的时间,刺舌血,为信奉佛教的老人抄写了一部《法华经》。在老人的悉心照料和温暖的关怀下,某一日,卞玉京安祥而宁静地走了,年仅42岁。这个曾经名动金陵、色艺双绝的女子终于告别了喧嚣的尘世,找到了自己最后的归宿。康熙七年,年届六十的吴梅村来到卞玉京的坟前,写下了《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追忆她的清洁和美丽,痛陈自己的辛酸和无奈。
相对于卞玉京最后寻求到的安宁,吴梅村始终是自责的。这一生,他辜负了朝廷,辜负了卞玉京,辜负了家人,也辜负了自己。最后临终时摈弃一切浮华利禄,只以诗人自居。
对于卞吴二人这段情事,现代作家阎红说:美人黄土,名士青山,劫灰之后,终归寂寞。往事不必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他们,各有各有命运,各有各的成全。
人,终究是要独自承担自己。(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