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唯有降准才能稳定经济
实体经济不景气,股市倒是非常景气。今天的大盘股再次上演大涨的格局。给恐高的人严重心理冲击,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因为钱在流入这个市场。市场是理性的,充满了理性博弈的趣味。连续大涨两年的小盘股,虽然也涨,但是似乎涨不过权重股。其实想想这些新增资金,谁会去冒注册制的压力去接已经翻了几倍的创业板股票?那么资金只好选处于低位涨幅较小的蓝筹股。从市净率市盈率估算,傻钱足够的话,涨涨其实也不算太贵。只是不要考虑具体点位。只考虑估值就可以了。降息降准周期,预期如此,谁会逆这个周期去做?
关键在于降息降准周期。是不是非常确定?管理层其实已经做了。
这一轮的宏观经济结构调控,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成果是显著的。但是调控必然有副作用,就是经济下滑,而经济下滑是有政策底线的。管理层不可能任由经济下滑超出系统安全运行的底线。事实上已经是采取了很多定向宽松的措施,但是无效。为什么?这其实是系统运行的内在原理决定的。并不是说放钱就能起到效果。
任何政策的作用首先是信息的传导效率,其次才是信息的具体效用。比如通过定向宽松投放3500亿等于降准一次,但是市场没有反应,为什么?因为银行没有看到实体的动作所以不能确定后续的风险,而实体收不到信贷资金也不可能有动作。有资金可以消费的人群因为没有明确的信息指令,也不知道后期市场的趋势是否止跌。所以观望。这就形成了管理层,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导无效。
所以定向宽松放水不少效果很少。发改委批项目地方没有钱投入。而降息降准就不一样了。这个信息有效的传导到消费者,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大家都产生了流动性宽松的预期。所以我们看到房地产交易回升了,土地市场升温了。地方政府收入在改善,项目可以逐步开工了。
政策的作用首先是传导信息,改变系统各部的行为。如果不能改变各部的行为,政策效果就大打折扣。但是一次降息是不够的,要稳定经济,唯有降准。
首先降准能够使经济各个层面确信受到信息,开始按政策指引的方向运动。其次一旦开始了这种运动,不能后勤接济不上,金融业也必须实质性增加信贷。我们看到降息的效果是存款利率上浮。并且今天5大行也开始考虑上浮存款利率了。那就是说不对称降息等于压缩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由于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上浮必然传导到实业。所以管理层的不对称降息算是一招臭棋。如果不补救的话,后面的经济数据会更难看。所以只有真心诚意地降准,打消所有人的疑虑。经济各阶层才能放心地按照管理层的指引进军。否则先头部队必然粮草耗尽而退却。
所以唯有降准才能稳定经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