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机构押宝什么政策?
上午大盘再次强劲拉升,无疑这是机构资金在狂扫。散户估计愣在那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豪赌期指做空的投机客估计给逼傻了。总是给大资金贡献无风险套利机会。当月期现给出超过60点的贴水。疯啦?
6月狂跌,当然与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有关,大家都在想,银行资金都这么紧,股市还有什么盼头,于是权重股疯狂杀跌。其实央行已经及时缓解了银行资金紧缺。所以银行间利率早已大幅回落,但是股市依然从建国底下压到清朝底。有专业人士大呼指数跌倒1500一线。这其实也不能说看1500是错误。关键在于宏观政策的预期。假如继续以强烈手段去杠杆去产能,则1500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政策的底线在那里?
政策的底线在于稳增长的下限。
自2012年中以来,一直困扰股市的就是宏观调结构,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个稳健的货币政策总体是稳中偏紧的。因此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一直高居不下。平台债,房地产商是以15%至25%的息口借贷。所以房价是绝对不能降的,一降整个资金链就断了。那就真摊上大事了。本博一再指出,以如此之紧的货币政策去调控产业结构副作用巨大。因为在地方平台和房地产关联产业真正降产能之前,很多低效率产业可能已经奄奄一息了。比如农业,中小企业,中小型出口加工业。这样经济很容易进入通缩。而真正进入通缩,肯定就超出政策可以容忍的底线了。为什么拖了这么长时间?最大的问题出在经济统计数据。一季度数据不错,所以政策继续稳健。但是这与我们观察到的经济现象和价格信号完全不符。实际借贷利率如此之高,外部经济环境如此恶劣。国内经济数据居然如此之好而企业经营极度困难,中小企业倒闭,跑路不断。只有一种解释:经济数据水分太大。而根据注水数据出台的宏观政策过紧。二季度传统行业开始绝望,数据不再死撑,加上对部分地区GDP数据造假的报道,以及出口数据矛盾的报道。5月数据开始回归,6月的进出口数据出乎所有人的预期。其实这才是我们分析的实际预期。宏观政策如此超紧,经济下滑,出口下滑才合理。其实我们早就知道外贸数据中水分很大,因为国内外利率差如此之大,而本币居然是上升的。外汇套利自然是海量的资金。结果一查虚假贸易,国内银行的流动性顿时就绷不住了。实际上管理层也就测出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底线了。所以现在银行间利率下来了。个中缘由大家心里要明白才好。
6月的进出口数据回归真实。假如GDP数据也回归真实的话,经济增长多数已经下滑至稳增长的下限之下了。这个其实从大量实业营运的新闻中一点也不难看出。
出口下跌,如果投资下跌过速的话,GDP大幅下滑千万不要奇怪。当然总债务剧烈膨胀也不要奇怪。这是经济硬着陆之像。
所以即使是出口数据,也足以给管理层以放松政策的理由了。机构都在翘首以盼。近日国务院将召开金融工作会议,能否实事求是给点氧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