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突然跌入流动性陷阱?
股市下跌,成交量大幅萎缩。债市也在下跌,短期利率高企,今天略微回落一些。就在全中国人狠批M2的时候,金融市场的资金链似乎断了。流动性突然跌入陷阱。所有的机构都缺钱。
本博一直说,如果货币政策保持目前的持续偏紧状态迟早会进入通缩陷阱。只是很多学术型专家继续看着M2,狠批流动性泛滥。真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国内就是书呆子式专家太多,而且不知好歹。
从系统常识来说,以前靠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累积了巨大的负债。这些负债的出路有几个路径化解,一是借新债还旧债。二是靠收入增量还债。三是债务重组。
大规模的债务重组目前还没有出现。
收入增量也不是很均衡。有些地方可能好一些,有些地方根本没有增量。
那么只有借新债还旧债。
由于货币政策偏紧,实际贷款利率已经在非常高的位置上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将迅速扩大债务总额。比如以15%至25%的利率借贷的部门很多。包括房地产业和一些融资平台。因此如果收入增速远低于债务增速,资金链总有断的时候。
借新债的主要途径,1、信托理财。2、地方集资。3、外汇占款。4、银行贷款。
目前这几个方面也没出太严重的坏消息。不过还是有的。1、系统理财受到调查和清理。2、外汇占款受到打击虚假贸易限制。这样原本可以维持的债务方资金链就会突然绷紧。而作为渠道的银行也会突然跌入流动性陷阱。
这种全局性的系统信用流转是很少有人理解的。除非针对实际的借贷各方进行系统化逻辑推导。如果仅看统计数据是必然被误导的。
说个简单的道理。假如融资平台实际的利率是15%到25%,基本上一年以后的债务就会至少增加15%以上。我们说15%是由信托理财利率加上中介费用的结果。实际上很多信托产品的利率曾经达到20%。地方集资利率是25%。而收入与支出在紧缩期不可能有额外盈余降低债务总额。也就是说M2增量对应必然超过15%甚至更多。如果央行以M2数据作为流动性调控指标,并且坚持这么做。必然出现部分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而中介突然跌入流动性陷阱就是部分资金链断裂前兆。并且可能出现连锁反应。
化解这种链式反应的常规手段就是降准。
央行,您看着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