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道:专业系统投资之七:股票市场的动力

(2011-10-13 13:46:55)
标签:

股票

                  天道:专业系统投资之七:股票市场的动力

    伊里亚·普里高津和他的耗散结构理论,在科学界和哲学界是无人不知的。在经济界、投资界研究过的人就较少了。然而我们的股市就是这么一个耗散结构系统。

    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著名的统计物理学家普里高津(I.Prigogine)的《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由于这一重大贡献,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是普里高津学派20多年从事非平衡热力学和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成果。
    
 普里高津在研究了大量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以后,总结、归纳得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下列条件:
(1)系统必须开放。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的熵不可能减少。对于一个孤立系统,无论其微观机制如何,如果从宏观上看,它可以被当成是孤立系统,则必然要达到平衡态。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对于孤立系统来说熵是增加的,总过程是从有序到无序;而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由于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以从外界获取负熵用来抵消自身熵的增加,从而使系统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
(2)远离平衡态。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出现有序结构的必要条件,也是对系统开放的进一步说明。开放系统在外界作用下离开平衡态,开放逐渐加大,外界对系统的影响逐渐变强,将系统逐渐从近平衡区推向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否则即使开放,也无济于事。
(3)非线性相互作用。组成系统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般来讲,这些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不满足叠加原理。正因为这样,由子系统形成系统时,会涌现出新的性质。
(4)涨落。涨落是指对系统稳定状态的偏离,它是实际存在的一切系统的固有特征。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涨落,称为内涨落;系统外部原因造成的涨落,称为外涨落。处于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微涨落;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巨涨落。对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态系统,随机的小涨落有可能迅速放大,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陈波根据自己对一般系统理论的学习研究,斗胆地修正一下其(2)远离平衡态。并不是说普里高津的条件是错的,而是改变一下其逻辑关系。改为:(2)系统的有序性与其所受的约束正相关。就是说在环境强力约束条件下系统才会有序。很多人教条地理解为必须远离平衡态才会有序。而合理的逻辑是在约束下有序才远离平衡态。改进后的条件为:1、系统必须开放。2、受到外部约束。3、非线性相互作用。4、涨落。

    股票市场就是这么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市场的运行符合其规律。

    市场的平衡态可以认为是其合理平均估值位置。远离平衡态就是大幅度的远离估值均衡位置。大幅高估或者低估。当然这个均衡位置也是相对动态的。市场当然是开放系统。当然受到外部约束。当然其运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然市场总是围绕其平衡态涨落。

    事实上股市最根本的动力来自市场外部,而不是市场内部。也就是陈波对耗散结构系统条件(2)的修正。资金总是大量地流入或者流出股票市场,引起市场大起大落。形成牛市或者熊市。导致平均估值现值远高于或者远低于股市平衡态估值。耗散结构理论告诉我们:

    1、当市场受外部作用较小时,会形成牛皮市。股市内部作用相对较有效,技术分析效果增强。但是市场总体很难赚钱。钱都在消耗于阻尼震荡的阻力,就是税费。或者说交易成本。

    2、市场走牛或者走熊的动力来自市场外部。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所谓技术分析只能解释过去的长线运行。不能有效预测未来趋势。

    3、股市短期运动受到复杂的信息和市场心里以及博弈策略的综合复杂影响。价格的波动与引发波动信息之间是非线性的。而不是线性的对应关系。比如发布汇金增持的信息,利好,市场大幅高开反而低走。当人们认为救市失效时又大幅度杀跌反拉高走。关乎博弈策略而已。

    4、市场永远是波动的。

    5、牛市是因为外部钱多持续流入股市。

    6、熊市是因为外部钱少持续流出股市。

    结论:由于股市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单纯的技术分析不足以解决股市大趋势分析。必须依据有效的宏观经济分析研判市场牛熊的总体趋势。单纯以技术分析的短线交易,如果没有基本分析的配合很难取得稳定的合理回报。我们说的是普遍状态,顶尖技术交易高手是少数例外,请不要对我们的结论生气。你们是股票市场上笑傲江湖的小概率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