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时评文化财经 |
被逼退出微信群引发的思考
文/吴其伦
昨晚,朋友参加北京的一个先进个人评选,我把评选页面分享到一个群里,并发了两次红包。
早上起来打开微信,不得了!收到这个群里好几条艾特我的消息,进去一看,竟然都是批评我发推广的,有好几个人呼吁群主“踢”我。
可能是群主碍于情面,没有“踢”我。可这样的群,我还能再待吗?我选择了默默地退出。
发了一条推广,被群起而攻之,并不得不退群。尽管心里有些不爽,可我还是反省自己,不该因容忍他人发推广而自己违反群规。
退了这个群之后,我查看了一下我的微信群组,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除了我自己建的一个探讨股票投资的群以外,我竟然加入了37个群!
这些群中,有很多群的名字已经很陌生了,有很多与我的工作、生活、研究领域毫不相干,我真不知是怎么被拉进群的。
仔细看了一下,38个群,我能够参与互动的只有5个,包括自己建的那个群。我在这些群里还有何意义?于是,我退出了那些自己不愿去参与互动的群。在此,请拉我进群的朋友谅解!
退出这些群后,我陷入了思考当中,微信群对于我们来说意义何在?
微信群,是一个交流平台,与生活中的交际圈没有什么区别。建群者出于某种目的拉一些人进群交流。进群者也有自己的目的,比如交朋友、传播思想、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排解心中的郁闷等。
微信群,更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有自己的规则,有灵魂人物,有跟风摇旗者;有素质高者,有素质差的;有平素交流,有利益交换;有时一团和气,有时剑拔弩张;有时活跃热烈,有时一潭死水。
在这个小社会里,鸡汤被反复熬制,口号被不断复制,谣言被轻易传播,广告被反复展现,当然,广告是最不招待见的,而最受欢迎的则是红包及红包游戏,最受欢迎的是发红包尤其是发大包的人。
除了发、抢红包外,在这个小社会里,我们能够做的大多是说一些无聊的话,转一些难以考证出处的笑话或小视频,看一些几乎所有群都有的“新闻早知道”。除了原来认识的,新的朋友没交到几个,还可能多几个冤家。客观地说,只要参与微信群互动,就浪费了不少本不应该浪费的时间。
仔细想来,加入微信群,与日常交朋友无异。生活当中,我们有很多交朋友的机会,有我们主动认识的,也有被动的认识。可很多所谓的朋友,仅仅是认识而已,留在手机里的电话、微信里的朋友,不少从留下那天起就不再联系,当然,逢年过节的祝福还是要群发一下的。试想,这样的“朋友”,有交的必要吗?
很多微信群,也如同那些仅仅一面之缘的朋友那样,徒占微信空间。在我们收到邀请时,应好好考虑一下这个群与自己的契合度,好好权衡一下自己参与该群互动的可能性,对于那些与自己没什么交集的群,应选择不予理会。
朋友们,好好清理一下微信群,审慎选择加入群,理智应对群互动,因为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