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吴其伦
截至12月13日,全国100大城市在2015年共出让土地12493块,最终成交10003块,2490块土地流拍,流拍率高达19.93%。
土地流拍率攀升,原因不外有三,一是房地产开发商不看好后市,对于拿地持谨慎态度;二是随着房地产库存的大幅增加、销售的大幅下滑,房地产开发商的手里现金吃紧;三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定价偏高,导致房地产开发商难以承受。
土地流拍,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有二,一是城市发展受阻,政府推出地块拍卖,是基于城市产业规划或城区功能优化,一旦土地流拍,这些规划与优化的实施将变得遥遥无期;二是严重浪费资源,从地块推出,到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竞拍,至少需要数月时间,其中牵扯到政府部门、机构、企业、个人等,一旦流拍,将浪费很多人力物力。
除了上述直接后果,土地流拍率攀升还将力促房价下跌。
首先,受既定规划影响,土地流拍之后,政府还会将土地重新挂牌,在房地产库存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下,重新推出地块时,降低起拍价是必然。土地价格降低,则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将随之降低,房价下跌将是必然。
其次,在资讯高度透明的当下,土地流拍率攀升的信息会很快被公众知悉,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公众看空房价的预期,将令房地产市场观望情绪蔓延。在库存畸高、需求锐减的市场态势下,房地产开发商唯有降价自保。
后一篇:支持农民增收可从三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