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日,与单许昌博士谈起我高中时的一段往事:记得高二那年的某个晚上,我从外边回到教室,闻到一股糊味,一看饭桶里的稀饭颜色不对,再看同学们都在埋头吃饭,我(当时我兼生活委员)一拍桌子:“都别吃了,饭都糊了,你们还吃?把饭倒桶里去”。
同学们纷纷响应,并在我安排下联络了高中另外几个班。100多号人,四桶稀饭,浩浩荡荡的队伍跟着我赶到校长家门口。
校长正在接待客人(后来得知此客人是教育局的),见我们到来,走到门口说,“你们不上晚自习,来这里干什么?”我说,“校长,我们学生到学校来,受点苦没什么,我们从没有想过来享受,可食堂的师傅不能把这样猪都不吃的饭给我们吃”。
说完,我舀了一勺递给校长,说,“你闻闻,你要是能喝一口,我们马上抬回去吃”。校长拿起饭勺,闻了闻,说,“糊了,不能吃,去,把司务长叫来”,司务长来后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结果是,食堂赔全校学生每人四两饼,此日,食堂换了口心锅。此事后,我赢得了不少赞誉,当然,也得罪了食堂那帮人。
单博士听后点评道:你在此事上占了仁、智、勇。你的出发点是正义的,是为了维护同学们的利益,此为仁;你的方法是非常正确的,四个班级群体出动,没有直接找食堂闹事,而是找能治住食堂的校长,在校长面前用“猪都不能吃”来堵住校长的嘴,此为智;遇到不公,遇到同学们的利益收到侵害,能够挺身而出,此为勇。
听罢单博士的分析,我笑笑说,“当时真没想那么多,博士过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