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租房应首先考虑分配给大学毕业生

(2011-10-15 14:20:39)
标签:

房产

保障房

房产税

房价

开发商

土地

限购

政府

公租房

分类: 独到见解

公租房应首先考虑分配给大学毕业生

吴其伦

作为北京首个公租房小区,亦城茗苑小区已经开始分配,成为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的民心工程。按规定,北京公租房覆盖范围不但包括符合廉租房、经适房、限价房等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就业的职工,还包括一些在北京有稳定工作的外省市来京家庭。

但在这些分配人群中,公租房更多的却是被分给特定人群,特别是产业园建设的公租房俨然变成了名企精英的“专用房”。在亦城茗苑项目中,有超过一半的公租房分给了园区高端技术人才,而在另一个生活区鹿海园四里、海淀园区苏家坨同泽园西里一期两个公租房项目里,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园区中骨干企业的核心人才,公租房成为企业提供给优秀员工的奖励,鲜有大学应届毕业生入住。

企业精英,拿着高薪自然不存在住房压力,他们凭什么享受具有保障性质的公租房?公租房是保障性住房,这是毋庸置疑的,理当分配给真正需要且急需保障的群体。笔者以为,从实际来看,真正急需提供住房保障的是大学毕业生群体。

就目前政府规定的公租房保障人群看,无论是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还是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都或多或少具备解决自己住房的能力,并且,尽管他们对于现在的居所不满意,可他们现在毕竟拥有安居之所。而大学毕业生则不同,他们从学校毕业出来,只是背着空空的行囊,他们最需要当地政府能够为其在住房方面提供保障,这样才能让其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去求职与发展。

2011年,我国有610万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将选择留在城里发展,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供给,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大学毕业生到城市发展还不存在生存问题,可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来说,大学毕业生来到城里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居住问题。

以北京为例,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或安全难以保障的群租房里,而即便是这样的居住环境,他们也要为之承担不菲的租金(五环以内地下室每间租金600-1000,群租房每间800-1600),这对于处在找工作阶段或刚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或来说无疑过高。

笔者强烈建议,北京市府有关领导、相关部门能认真领会中央保障房政策的精神,充分认识中央保障房政策的初衷,高度重视公租房分配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尽快派员调查公租房的分配情况,尽快纠正不合理的分配,让保障房真正的保障民生,让保障房真正保障急需保障的群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