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尚传媒野兽足球 |
分类: 流年备忘 |
应新锐导演戴睿兄弟约,昨日下午赶去光华路时尚大厦,参加时尚传媒集团承办的某空姐选秀节目策划会。第一次和时尚期刊界接触。老实说,此前对时尚期刊的了解,基本局限于酒店大堂、咖啡厅、7-Eleven书报栏和大大小小报亭侧壁上永远“艳”光四射、色调考究、布满了女体柔姿曲线或男士发达胸肌的封面图。其可“视”性当然视毋庸置疑的。去年世界杯期间《时尚先生》推出的一组“野兽足球”图片,活色生香,就很让人有快意淋漓的体验。
我所翻阅过的时尚类期刊,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话语逻辑,在它的内部,小资、伪小资们对“潮流”/“前卫”/“先锋”/“时尚”这些词条的消费欲望(也许仅仅是一种姿态)同隐藏在大众无意识内里的猎奇/猎趣/媚俗本能奇妙地融为一体。任意翻开一本以任何名义登场的时尚类期刊,仔细品咂其中的文章,你会发现:无论是文风、句式、遣词还是格调意旨,它往往有着精致装饰过后的特立独行的个性外衣:快乐而周而复始地鼓励个性提升的愿望,是“时尚”的本能。它也往往有着与生俱来、不容置疑的大众化“腔调”:迷恋于“时尚”的,更多的是天性欠缺独立但格外期望引人注目的人;正如西美尔所说:追逐时尚不过是较低社会阶层单纯模仿较高社会阶层的“游戏”,对时尚的消费在本质上和占有物质、金钱并无根本的分歧。所以说,时尚本身就是一个暧昧而含混的矛盾体:它既是提升个性、注重品质的,也是随波逐流、“泯然而众”的;既是先锋的,也是世俗的;既是中产阶级保持身份优势的法宝,也是“无产者”实现精神胜利的秘笈。
从1993年东单西裱褙胡同到今天CBD地段的时尚大厦,麾下经营着15本“高档生活消费杂志”(《时尚cosmopolitan》、《时尚先生》、《时尚芭莎》、《座驾》、《男人装》、《华夏地理》等)的时尚传媒集团,其崛起早已被誉为业界之传奇。走进时尚大厦,宛若进入一个巨型立体的T型台,从时尚靓丽的前台服务员到一个又一个点缀在不起眼墙角的细微时尚元素,你需要用一些时间回过神来,确定你和这个带有魔幻色彩的世界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我与这个细琢精雕的“时尚空间”有着不小的隔膜。表面过于光滑的墙面和地面,有意无意映射出你的身影,像无数双令人不安的兀自窥视你的眼睛。更让人无奈的是:走进眩目而另类的电梯间,我惊恐地发现,这里面居然不提供选择楼层的按钮。大厦里的静物和非静物,都处于不安分的现在进行时态。这是一座被时尚改造过的建筑,这种改造从细节流逸而出,从肉体延伸到灵魂,处处彰显着决不妥协地将标新立异进行到底的个性标识。
刘江总裁昨日会上一席谈,更其印证了我此前对时尚媒介的直觉。这是一群对社会各阶层的文化趣味异常敏锐的传媒人,为转型时期始终处于求变与守成矛盾之中的老中国儿女开拓出了一方新兴的精神消费空间。他们深谙大众文化心理,又有着与时俱新的文化趣味和创造诉求;在电子文化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他们通过对“时尚”的解码和意义重构,用另辟蹊径的方式呵护和延伸着传统纸媒的生命力。有意味的是,结合这一次电视选秀节目的操办和事业发展部公布的“时尚视频”等一揽子计划来看,“跨媒体”也成了时尚集团未来的拓展方向之一。结合近年不断传出的各大传媒集团整合媒介资源、打造跨媒体平台的讯息来看,媒介传统形态壁垒的消除、多媒体的互利共融似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