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迭尔宾馆及西餐厅
标签:
房东纪实影像关联文字关外映画正北以北 |
分类: 【那里】 |
12月3号午后,送别了南归的永平兄,哥几个开始扫中央大街。
那天奇冷,街上晃悠半小时即透心凉。见到了目标中的马迭尔宾馆,就进到了一楼的西餐厅。
挺棒的感觉,绝对是“吃环境、吃情调”的上佳之选。分别要了咖啡、牛奶之类的先暖暖身子。
在西餐厅泡了俩点儿,刚子仍无意请吃俄式烤乳猪,连个猪尾巴也没吃上,因此细节不表了哈。
共28图。理光GX100拍的,有些噪点。
100年前远东最豪华的宾馆——马迭尔宾馆
http://www.96963.com/trs/hg/bchrb/rehrb/csyx/csjz/200905/t20090505_78957.htm
在哈尔滨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中,最有魅力的当属马迭尔宾馆。一位诗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说哈尔滨是一个婀娜多姿、楚楚动人的少女,那么中央大街就是她胸前佩戴的一枚光彩熠熠的胸针,而马迭尔宾馆则是这枚胸针上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
1901年由于铁路建设的发展,来往于哈尔滨的外国人也逐渐增多。此时,来自俄罗斯的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在哈尔滨开了一家修理钟表的小店,后开始经营珠宝银器。就这样他用盈利得来的钱并多方筹集资金,于1906年建成了哈尔滨具有涉外功能的马迭尔宾馆。
马迭尔宾馆建筑式样是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国的路易十四风格的三层建筑,外观自然古朴,但由于建筑材料大多选自欧美,所以又给人典雅豪华的感觉。马迭尔宾馆落成后,约瑟·开斯普曾说,马迭尔一定会风流百年。现在看来他的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自宾馆开始营业起,就是贵族名流、海外来客聚集的场所,30年代初期是宾馆的鼎盛时期。后来,由于战事宾馆的经营逐年衰落。
不过,在1946年,当时的战地记者刘白羽曾这样描述马迭尔宾馆给他留下的最初印象:“和哈尔滨这个城市一样,马迭尔充满了俄罗斯民族色彩和贵族气派,一进门两侧立着两座雪白的石雕希腊神像,花岗石地上铺满了大红地毯,房间的沙发、窗帘都是红天鹅绒做的……桌子上镶嵌着镀花的铜饰,闪着金光,青铜台柱上镂刻的浮雕,彩藻纷繁……”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经战乱,但宾馆还是保持着它所固有的风采。
现在,虽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这座建筑杰作依然风采不减,走进那一扇扇紫铜色的门扉,不经意间就可触摸到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痕迹,宋庆龄、郭沫若、沈钧儒、斯诺、刘白羽、徐悲鸿、田汉、丁玲、马寅初、溥仪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曾下榻于此。凭栏追思,总能生出许多感慨。
马迭尔宾馆·网页 http://hotel.hrbmodern.com/
2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