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05(安昌古镇·上)
标签:
房东纪实影像关联文字关外映画师爷群落市井民俗人文旅游 |
分类: 【那里】 |
时
器
实际上,我决定下江南之时,就是想直奔这个安昌古镇。
其它都是搂草打兔子,杭州是必经之地,飞机起落都在萧山机场;而安昌归绍兴管辖,也是绕不开。
旅行我挺轴,不想去的地方就是不去,从不自我迁就。
在杭州,我投宿西湖大道,西湖近在咫尺,我愣是没去,在酒店睡了大半天觉。
十年前看过西湖,小情小调的一个湖而已。还是看大海过瘾。
绍兴的鲁迅纪念馆我也没进去,有什么好瞧的,乌泱乌泱全是人,远没有一路之隔的八字桥诱惑,清静且留人。
安昌就不同了,老街气息和市井常态,都是我喜欢的感觉。
这里还要谢谢小林,他的一幅照片:廊棚下的一碟醉蟹和一碗黄酒特写……就令我拔腿前往。
安昌是怎样的古镇?行前做功课所了解的:
现存安昌老街开市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至今有近600年历史。古镇人家依然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青石板长街穿镇而过,鳞次栉比的商铺摆放着腊肠、腊鱼、腊鸭、霉干菜、铁蚕豆、扯白糖、乌毡帽等等。
行走安昌三里长的依河老街,江南村镇特有的廊棚遮蔽着阳光,倍感清凉和舒服。抬眼望去,对岸的粉墙黛瓦、台门人家、悠长的小巷、彩虹跨河十七桥,鲁迅笔下的民俗风情,一切都打上了浓厚的绍兴烙印。
由于绍兴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经济、文化条件,造就了中国封建官场中一群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有名的绍兴师爷。古镇里有一个国内独一无二的“师爷馆”。绍兴师爷多出自安昌,两百年间由这里出去的师爷据说不下一万人,今天三里多长的老街河道两侧,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众多的师爷故居。
2005年,安昌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我国园林建筑学界宗师级人物陈从周三顾安昌后认为:安昌是绍兴保存最完好的水乡古镇。
我到了安昌,就是和安昌的缘分。
我到了古镇,就是温习老街居民的慢生活。
无论时尚与现代气息如何逼迫,古镇依然坚守着一份自在和淡定,就像那古桥、流水和老人的神情与脚步,这是古镇的天性,也是古镇真实朴素的日常生活图景……
我庆幸选择了安昌,躲避了十一的人潮人海。
我是10月4号下午到的安昌,住在安昌大酒店,标房138元(电脑、宽带、早餐券),这个我必须提一下。
安昌以至绍兴的红烧肉(东坡肉),我也必须提及,进馆子必点,真是好吃。黄酒就免了,300一坛的还可以。
4号拍安昌老街两小时天就黑了,没走到头。次日6点起床再去拍,至下午两点,心满意足地收工。
其中的福来居茶馆、宝麟酒家以及师爷馆专题会陆续上博,安昌古镇是此次下江南的重头戏,其它可忽略不计。
共28图。抓小放大,小而实比大而空强,这是我对现行摄影的浅见。自我定位为旅行摄影,仅此而已。
百度·安昌古镇 http://baike.baidu.com/view/176759.htm
03
进入了廊棚,有些游人。其实十一长假此地游人并不多。九○年代末这里的店铺一半都是关闭的。

04
遇到的第一条狗。它的左眼角有伤,我跟主人说抹些土霉素药膏三天就会好。

06
油炸臭豆腐。这个我比较受不了,见一次躲一次,这次例外。

09
刚宰的鸭子,已叫不出声响。绍兴流行吃鸭子,安昌老街的一个早晨,有十几户人家宰鸭子。

13
古镇扯白糖的陈大师。很多摄友都拍过,这是宁波摄影师“擦边球”拍的广告照。

14 陈大师扯白糖我也拍了一些现场,日后再上博。扯白糖是安昌旧俗中颇受欢迎的,堪称江南一绝。需要相当大的力气。一般扯糖的师傅舀一斗雪白的砂糖,倒进锅里,加热、搅拌,糖成了糖汁,被飞快地扯成长长的一条软白糖,粗大滚烫的糖条在师傅手里上下翻飞,自如得像是绕着毛线,最后剪成小块。

15
遇到的第二条狗。逆光、青石板,200端,它如此的可爱。

22 古镇的日子,在我看来也是古镇的抒情。
27 摇着01号乌篷船的王仁宝师傅,他是安昌的名人。

28
中规中矩的一幅,安昌著名的颖安桥。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桥最能体现水乡古韵之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