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税收入增长”
(2009-09-25 16:42:52)
标签:
非税收入个税全国财政收入财经 |
香港大公报,2009年06月27日
财政部6月17日发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首度正面回应「个税起征点是否应该上调」争议: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报告同时透露,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
对于财政部的说法,我们先暂且不讨论其理由,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财政收入连续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推迟我们财税改革的任何借口。
政府部门习惯大手大脚
观察近些年,凡是个税话题,无不是集中在免征额的争论上。而免征额只是个税问题中的一个,如何让个税兼顾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来源等,才是最终解决个税公平问题的关键。
我们从财政部最新公布的5月份的财政收入数据来看,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569.47亿元,在今年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逐月均为负增长的背景下,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了4.8%。在实施了各种税费减免之后,许多税种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局面,但是由于采取了各种措施,使得这种局面得到改观。然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非税收入增长。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了1.3倍,这表明地方政府加大了征收力度,在合理的前提下对税和费的应收尽收。
这个非税收入的增长到底属于什么框架内的征收,我们一般无法去求证。从政府部门本身来看,由于我国这几年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扩张,摊子摆得越来越大,行政费用的成本越来越高。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的时候,财政收入有一个稳定的保障,所以政府部门不会担心资金的来源问题。但是次贷危机后,紧接而来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经济面临著巨大的冲击,各种矛盾开始显示出来。但是政府部门由于习惯了大手大脚,对财政开支没有一个切实的限制措施,相反有的地方还出现反弹。这些都给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垄断企业巨额利润流失
再从数量巨大的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来看,尤其是央企,由于具有垄断的优势,所以他们在垄断的优势下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但是他们只需每年象征性的向国家缴纳少得可怜的税收,巨额的利润被企业内部瓜分,使得原本属于国家的收益就这样流失,造成国家财政需要有效的资金补充的时候,没有可用的资金来源。
我们从报告里看到:2008年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的人数为240万人,约占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3%;缴纳的税额为1294亿元,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35%;自行申报人员多集中在电力、金融、石油、电信等部门和公司股东、企事业高管等职业。这些部门毫无疑问就是目前的国有垄断部门,所以才会有财政部目前这个各打一板子的报告出来──对于高收入群体,今后个税起征点将适时作出调整;对于低收入群体,提高起征点后反而会受损,言外之意就是不提高为好──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解释。
财政部6月17日发布《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报告,首度正面回应「个税起征点是否应该上调」争议:大幅提高起征点后,高收入群体受惠多,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反而会受损。报告同时透露,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
对于财政部的说法,我们先暂且不讨论其理由,因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财政收入连续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推迟我们财税改革的任何借口。
政府部门习惯大手大脚
观察近些年,凡是个税话题,无不是集中在免征额的争论上。而免征额只是个税问题中的一个,如何让个税兼顾不同家庭、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来源等,才是最终解决个税公平问题的关键。
我们从财政部最新公布的5月份的财政收入数据来看,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569.47亿元,在今年前4个月全国财政收入逐月均为负增长的背景下,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由负转正」,同比增长了4.8%。在实施了各种税费减免之后,许多税种都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局面,但是由于采取了各种措施,使得这种局面得到改观。然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非税收入增长。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非税收入同比增长了1.3倍,这表明地方政府加大了征收力度,在合理的前提下对税和费的应收尽收。
这个非税收入的增长到底属于什么框架内的征收,我们一般无法去求证。从政府部门本身来看,由于我国这几年的地方政府机构的扩张,摊子摆得越来越大,行政费用的成本越来越高。在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的时候,财政收入有一个稳定的保障,所以政府部门不会担心资金的来源问题。但是次贷危机后,紧接而来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经济面临著巨大的冲击,各种矛盾开始显示出来。但是政府部门由于习惯了大手大脚,对财政开支没有一个切实的限制措施,相反有的地方还出现反弹。这些都给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垄断企业巨额利润流失
再从数量巨大的央企及地方国有企业来看,尤其是央企,由于具有垄断的优势,所以他们在垄断的优势下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但是他们只需每年象征性的向国家缴纳少得可怜的税收,巨额的利润被企业内部瓜分,使得原本属于国家的收益就这样流失,造成国家财政需要有效的资金补充的时候,没有可用的资金来源。
我们从报告里看到:2008年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申报的人数为240万人,约占全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3%;缴纳的税额为1294亿元,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35%;自行申报人员多集中在电力、金融、石油、电信等部门和公司股东、企事业高管等职业。这些部门毫无疑问就是目前的国有垄断部门,所以才会有财政部目前这个各打一板子的报告出来──对于高收入群体,今后个税起征点将适时作出调整;对于低收入群体,提高起征点后反而会受损,言外之意就是不提高为好──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解释。
前一篇: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进入冰河期
后一篇:拉动内需真的需要加杠杆化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