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创新
(2015-01-12 21:54:37)
标签:
互联网创新纠结阿米巴 |
分类: 杂谈 |
2015年伊始,参加了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的第六届年会,在与老朋友们相见言欢的同时,收获颇多,尤其是今年的主题——互联网。
10号上午的主题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房地产创新”,10号下午的主题是“商业地产的互联网革命”。从标题上就能看出,房地产已经完全暴露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作为房地产中的排头兵——商业地产更是要被互联网革命了。
作为老地产人而言,最近一年(也就是2014年)屡屡被互联网洗脑,洗得也有点头脑发热了,恨不得立刻投身到互联网的大潮中,再调回头来革了地产的命!但在隐约之间,总是感觉有一点太快了。
于是乎,正本清源,回到原点,从人的生理上分析。人对于信息的处理,大脑接受信息的是频次决定了人对这个信息判断,互联网是用频次改变了我们对信息的判断。
我们以前接受信息的渠道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基本上都是被动接受,而且每个信息的接收频次有限,估计最热门的信息接受也就在10次/天,而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变成了电脑、平板、手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成为了辅助,对于热点信息,我们可以主动的搜索,每个小时就可以接触几十次,一天能接触成百上千次,于是乎,同样的信息,在互联网的现在接触频次相当于以前的几十倍、上百倍,仅对信息接触而言,我们现在的一天已近成为以前(5-10年前)的几十天、甚至上百天,一条成功的创新信息、一个成功的创新案例就会让我们读到满头满脑(小米就是典型案例),这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觉得创新和变革已经铺天盖地的来到了,觉得不创不行了,但实际上,真正的创新真有这么多吗?
创新需要激情,创新更需要理念。
优众的U宝就是在客户购物花费货币作为衡量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客户在商户停留时间作为衡量维度,就是很好的理念创新。
但创新不是一天出现的。
吴晓波说2015年是大企业的危机年,就是应为大企业的固守理念太重,尤其是高层管理者,这就是其最大的危机!
但是大企业如何能度过危机呢?
稻盛和夫倡导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应该是一个解决途径,“变大为小”不是目的,提高效率才是根本,如果变大为小,大家的效率还是一样,既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再变大为小的同时,还要创造出有新理念的团队。
目前海尔做的正是这个趋势。
创新是必须的,互联网的翅膀是要插的,但如何创新?翅膀如何插?是个纠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