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沙龙家居 |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企业也跨越了四个管理阶段:从第一阶段的单城市单项目管理到第二阶段的单城市多项目管理,再到第三个阶段的多城市多项目,现在到了全国性的房地产(总部-区域总部-城市公司-项目四层)管理阶段。在不同阶段使用什么样的管控模式,应该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了,集权、分权、授权,如何将权力分配好,如何做到权责对等;效率、风险,这对孪生而又先天矛盾的因素如何调和,是在管控模式设计上需要考虑的核心。
在房地产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少经典的失败案例,天津顺驰倒在了分权过渡;中房因联盟而逐渐平庸;万科也曾因上海的管理团队集体折戟导致行业震动。
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只有因为发展过快而倒闭的企业,没有因为发展慢而倒闭的企业。但是谁又能抵御住“一夜成名且暴富”的诱惑呢?
企业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必定会使用不同的管控模式(管理学的精髓就是“变”,“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古人的朴素管理学)。
不管是哪种管控模式,有两个原则是必须遵守的:第一是风险原则,总部必须要控制投资,包括(买地、借贷、抵押等),总部必须承担决策风险。可以根据各区域公司人员的情况来决定授予他们多大的操作权限。第二个原则是对等原则,对等不仅仅是责权对等,而是要责任、权力、信息三方对等,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权力是无法使用的,责任更是担负不了的。
同时管控模式还有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个是产品类型,房地产的产品类型多样,如果房地产企业是做单一产品(典型企业如阳光100),标准化的程度会很高,就可以使用强矩阵的管控模式;但如果是不固定的产品(大多数中型企业先拿地,再规划产品),则对本地市场的适应度要求高,可能会是项目公司独立运作的模式更适合。第二个因素是人力资源,不管是哪种管控模式都会对人员的要求较高,但不同的模式,要求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强矩阵要求总部各职能部门的人员专业化程度很高,而且要有很强的“多频道”(对多个项目同时考虑)思维;而项目公司模式中,对项目总经理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更需要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要如《亮剑》中的李云龙。很多公司是由于无法找到“李云龙”,而不得不将项目公司模式打入冷宫。
房地产经理人也是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成熟逐步走向职业化,如何选择公司?如何适应公司?如何影响公司?如何和公司融为一体?是职业经理人在职业生涯中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第一代的职业经理人到已经走到了事业的巅峰期,如何规划下面的职业生涯?是创业?是做顾问?是继续和年轻人一起战斗?还是退休养生?这也是要因人而异的。不论如何选择,他们都给后来者在原来荒蛮的职业化道路上淌出一条条不同的道路,没有对错,有的是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