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水规划

(2008-12-12 23:00:05)
标签:

规划

亲水

码头

房地产

房产

 

目前公司规划的项目在潮白河的河边,面积在百万平米之上,如何利用好潮白河的水资源,就成为了项目规划的重中之重。

北京是一个缺水的地区,有水的物业对客户是很富有吸引力的。但仅仅是有水近水是远远不够的,就算是围绕温渝河的中央别墅区,也没有几个项目是真正亲水的,大多数都是借点水的名,就点水的势而已。

如何让项目的水资源动起来,活起来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最近大量的探讨,广泛的案例学习让我有了点理解——水要活起来,就不能是简简单单的人看水,必须是人和水互动,所以项目不能是近水,必须要亲水

 

人和水的互动,简单的理解可以是人们参与的各种水上运动,包括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等等,让人能够看到人在水中,自然就会拉近自己和水的距离,也会愿意参与其中的,所以在规划中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码头和船坞是必不可少的。

 

再深一层,处理好河道和河岸的关系,对亲水的物业更是重要。

一般而言河道会有一个常水位,还会有建筑防洪标高,根据不同的区域,两者的高差不等,但都会在2米以上,如果将河岸简单的规划成一条硬质河岸,由于高差,那就很难形成亲水的效果,必须要用一些特殊的规划手法来处理。

首先可以在河岸做一些亲水的花岗岩的大台阶带有木栈道的入水的人行码头,让人们在自然的过渡中消除水位高差,信步来到水边。

其次可以在河道较宽的区域,设置一些高低错落,大小不等的平台,平台上加以安全的处理,平台可以逐级错落,也可以不规则错落,但要保证平台的可到达性。这样,在枯水季,这些平台可以成为室外的商业空间或休闲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自由活动,俯身可以接触到水;在丰水季,人们在岸边就会和水很近,而且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河道中淹没的大大小小的平台,增加了水的动感。

最后,还可以设计绿化的过渡区,用草坡消化高差,柔化河岸线。

此外,还有一种更生态的处理手法,在韩国首尔的清溪川畔,规划师在溪流和硬质河岸之间设置了一个缓冲带,形成一个带状湿地,禁止人们进入。这条湿地就成为了受保护的生态区,成为青蛙和昆虫们的乐园。夏日,当你路过河畔,甚至躺在自己的家中,听见此伏彼起的蛙叫虫鸣,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当时,我有一个提醒,在用草坡处理高差或规划湿地时,一定要注意蚊虫问题,不要让蚊虫使人们不敢亲水。可以多种植一些驱蚊的植物,或养殖一些以蚊虫卵为食的鱼类来清除蚊虫之患。

 

   总之,充分利用好不可多得的水资源,形成水和人的互动,让人们更亲水,是每一个亲水物业在规划上必须重视,不要暴殓天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偿献血
后一篇:优势之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