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SOHO开盘一周销售41.2亿元人民币,平均成交单价49000元/平方米,截至七月末,销售额已经突破50亿。这样的销售盛况,在房市好的时候也是很好的成绩,更不要说现在大市惨淡的情况。
都说潘总是营销奇才,这次三里屯SOHO的热销有60%是山西煤老板捧的场。在看过朋友推荐房龙的文章后,更加加深了我对CRM(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所有的同行看到了三里屯SOHO的热销,都羡慕潘总对山西投资客的把握,但是又有几人将这种羡慕化为研究的动力,化为学习的压力呢?
看到台上荣光,殊不知台下的辛苦。
我个人认为CRM才是一家企业长期营销的基石。很多房地产的营销同行在营销的过程中,最头疼的是客户来源,而对于来访客户的搞定是有信心的,所以就花费大量的营销费用在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网络广告、各种活动,用于拉客。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这些传统的营销模式的效率越来越低,费用越来越高。要破解这个“越低效越投入,越投入越低效”的负循环,就必须改变模式,实施CRM是已证明能成功的模式之一。
CRM的核心是强调“以客户为导向,深入接触,持续服务,终身合作。”
从SOHO的营销上可以看出来,山西的投资客户很多已经不是第一次和潘总合作了。如果没有潘总的强力营销,山西投资客不会第一次购买,如果没有CRM,没有投资客获得收益,他们不会第二次购买,更不会成为SOHO的义务销售员。这让我想起了很多饭馆的广告——“第一次不来怨你,第二次不来怨我”。很经典!
CRM是一个长效的营销利器,短期内想卓有成效几乎不可能,这也是很多房地产公司不重视它的原因,于是就寻求捷径——利用经纪公司的数据库(比如易居中国的数据库)或各种其他行业知名品牌的数据库,但是由于公司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对客户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和相差很大的,而且对客户信息纬度的分析和使用也会不同,毕竟这些途径得到的客户资源都只能说是潜在客户,真正能够和开发商同心的只能是客户(已购房客户),只有他们才是付出成本,将希望寄托给你,并能亲身感受你,感受你的产品,感受你的服务,感受你是否为他而想。
CRM是一个营销体系,对于房地产而言,我认为是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的:
首先,在设计时,邀请原客户或目标客户参与,一是了解真实需求和关注点;二是给到客户参与的感觉和受到重视的感觉。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重要节点通过短信或邮件的方式告知客户,并可适当组织客户参观验工。
其三,在园林设计上,一些小品的命名和道路的走向设计都可以在业主中征集,实现持续参与。
其四,在客户购房后,根据客户纬度(行业、家庭情况、爱好)组织各种活动,让客户感到他买的不仅仅是房子,还有一个圈子。
其五,入住。解决投诉的关键是态度和速度,给客户尊重是最基本的要求。
其六,入住后。入住后才是你关怀客户的开始,利用物业给客户关怀是基础,利用中介公司使客户将房屋增值变现,使客户获得投资收益。
最后,新盘开发,发送信息,组织老客户关注新盘,利用客户会,实现以老带新。
对于潘总的三里屯SOHO热销50亿,“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