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卖肉 胡屠户今非昔比
(2008-12-02 00:09:24)
标签:
杂谈 |
相信,网上的这条《千余硕士竞聘卖猪位 年薪达10万》的消息,一定会让胡屠户兴奋。想当年,自己女婿范进,总觉得读书比杀猪强,一门心思科举,死乞白赖读书,虽落到卖鸡换盐的地步也不悔。好不容易中举了,竟然走火入魔,疯了!
中举有个屁用,若不是胡屠户用那双油腻的杀猪手,甩出一个嘴巴,他早就进疯人院了。归根结底,还是屠户挽救了范进的命运,把他推到了荣华富贵中。因此,“文曲星”犯不上看不起屠户,屠户也犯不上把“文曲星”视若神明。哪个行业都有长处,也都有短板。
屠户虽是救了范进一命,社会地位,却依旧被人视为下贱。因此在《范进中举》中,便把那些庸俗势利、凶暴粗鄙、尖酸刻薄的形象,都刻画到了胡屠户身上。这样的形象刻画一直延续下来,一直到1999年。那一年,北大有个叫陆步轩的毕业生,因为开了一家“眼镜肉店”,便被恶贬为“北大卖肉才子”。什么丢人现眼,有辱斯文,败坏了天之骄子的名声等等,一股脑喷了出来,搞得陆步轩很有些狼藉,几乎退出这个行业。
好在这样的潮水,没能喷涌多长时间,2008年11月25日,便传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广东一家食品企业开出30个卖猪肉的岗位,竟然引来1300多名应届硕士生,应聘者中不乏一些IT、金融等专业人才。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卖什么吆喝什么,胡屠户是杀猪的,关注的也只能是卖肉事业,而不会考虑什么IT、金融。如今看到事业红红火火,后继有人,当然会乐得闭不上嘴。今非昔比的慨叹,大概也会油然而生。
更让人慨叹的是,广东的这家食品企业,为应聘者开出的最高10万元的年薪,大概既有对人才的尊重,也蕴含了对屠户行业的肯定吧。屠户能受到如此天价待遇,即使狗眼看人低,也会感动于这种金钱上的尊重。嫌贫爱富,人之常情。胡屠户对范进的前倨后恭,感情变化,也是时尚在当今的。当今的笑贫不笑娼,也是渊源于古代的。只要能挣到钱,富起来,干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屠户行业也能享用到天价待遇,成为吸引天之骄子的行业。
其实各类工作,本也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对口效应,僵化一些人的职业,实在没有必要。既然IT、金融等行业已经是人才济济,非要挤进去分一杯羹的结果,只能给自己和企业增加烦恼。IT、金融等专业硕士转行卖肉,也许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倘若能因此而增加一些肉食者,每个肉食者又能每天多吃一点,也许是对活跃市场,拉动内需的一种贡献吧。
能够让屠户的尊严等同于IT和金融等行业,当然也要靠自己的努力。推销得好,肉卖得多,回报也就丰厚。虽然现在CPI居高不下,肉类市场利润微薄,但越是艰难,越能显露英雄本色。只要有希望,就会有奇迹。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能用卖肉振兴经济,让那些IT业、金融业自愧弗如,屠户的形象自然也就高大起来了。陆步轩的“眼镜肉店”,据说就连锁得蓬蓬勃勃,一年可赚到数十万。这样的经济效益,大概会让老一辈的胡屠户热泪盈眶吧。
真正应当让胡屠户有点忧患的是,硕士怎么说也算是高端人才,如今到低端市场,与自己的同行竞争,同行们的饭碗子也就很可能岌岌可危。民以食为天,无论书读得多读得少,饭总是要吃的。当年范进没中举前,虽是穷困潦倒,按照胡屠户的说法,尚且奢望吃一把天鹅屁。如今的读书人,虽然走出了范进的阴影,自愿加入到屠户行业,但因此而给老一辈的屠户们们带来生存危机,似乎也应当有点于心不忍。
屠户们的生活虽然有点压力,可能让出一部分饭碗子给硕士们,大概也应当是一种荣耀。想当年范进中举,走火入魔,是胡屠户出手相救,才挽救了范进的命运。如今硕士们遇到了难处,再相救一把,也算是胜造七级佛屠。都是读书人,厚古而薄今,不好。何况硕士卖肉,也会对这个行业素质的提升,整体形象的改观,起到前无古人的作用。
就在胡屠户庆幸今非昔比,再不会受到形象羞辱的时候,又有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首届中国重庆人力资源交流峰会在南岸会展中心举行,多名大学生应聘区县农场养兔。养兔,自然不是为了给兔子养老,它的命运,最终也是要由屠户解决。看来,新时期莘莘学子对屠户行业的观念,远非当年的范进可比。倘若范进生活在当今,一定不会因为中举而疯。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转变。硕士卖肉,令人遐想;胡屠户慨叹今非昔比,回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