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玉明感动中国

(2007-12-15 00:17:01)
标签:

生活记录

方玉明,一个极普通的山乡妇女,却在11月10日,感动了中国。

 

这天的零时许,她在湖北至重庆公路主干线发生岩崩前,拦下了两辆大客车,使80人死里逃生。

 

先是一辆卧铺客车由恩施开往武汉的,车上满载乘客,初步统计约为43人,被方玉明叫停后,岩崩即在10米外发生。后是一辆卧铺客车渝AN1355由重庆开县发往上海的,共有37人,其中有4名儿童。被方玉明叫停后,刚刚发生岩崩的山体再次崩塌。

 

一个普通的山乡妇女,面对行将崩塌的山岩,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善良勇敢,避免了惨祸的发生。这样的义举,应当算得上英雄,感动中国吧。英雄本也来自平凡。这恰也如方玉明本也没想过成为英雄一样。因此,当事后记者采访的时候,她略带羞涩,一边用手搓着衣角,一边轻轻说了句:“其实,这点小事,没什么。”

 

“其实,这点小事,没什么。”这样的朴实,大概便是几千年来,熔铸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美德吧。这似乎与一些人,一事当前,以市场经济的头脑权衡利弊,有很大的反差。她在拦车的时候,绝不会想到金钱、报酬和感谢。她只是在用自己质朴的本能,在生命攸关的时候,把人救下来。

 

因此,当两辆汽车离去的时候,方玉明也只是挥了挥手,并不曾带走一声感谢。当地干部以表彰见义勇为名义,奖励给她500元,也被她婉拒了。这样的作人本分,大概不是来源于首长的讲话,专家的说教。追根溯源,这些人带来的虽不是岩崩,却很可能是道德崩。

 

好在中国还有农民,还有农民的家庭结构。那里还在延续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道德观。这样的道德观,还出现在广东“6·15”九江大桥坍塌之后的5分钟里,那两位河南老人的影像,似乎应当雕铸在九江桥头。因为正是他们的舍命拦车,才使后来的车辆,止步于断桥。

 

平凡与伟大,也许只一步。但也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用自己基石般的身躯,铺就了中华民族前行的路;用自己质朴的脊梁,托起了共和国大厦;用自己善良的美德,延续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推动了社会发展。

 

岩崩也可能与道德滑坡,没有必然联系。然而近些年岩崩的消息,经常从公路上传来,却也应当值得人们思考。就在距方玉明这次拦车的不长时间,相隔不远处的巴东县野三关,也曾发生过一次岩崩事故,那次事故造成了35人死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惨祸经常发生?如果说因为这些地区地质活跃,属于灾害频发区,那么在当初公路选址的时候,是否想到了这些?在公路建设的时候,是否作出了预防?

 

好在这次发生在湖北长阳县境内公路段的岩崩,遇到了方玉明这样的“救星”,才使80个生命依旧鲜活。历史不应该因她生活在山乡而忘记!中国也理应为她而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