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中国人感觉,只有四平才能八稳吧,因此便对四,情有独钟。科技上出现了四大发明,文学上有四大名著,人有四大美女,汉语定调为四声,季节更替为四季,甚至门楣上的横批,也非四个字不可。
文学上的四字句创作,典范在《诗经》上。诗经的四言体,在以整齐的形式,传导出国家秩序和道德的庄严后,也把这种形式,留给了后世。于是歌颂或祭拜,也便常选择四言的句式。但是民间的延续,却选择了《诗经》中的诙谐和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四言的美好,记录在《诗经》的《国风》中。“风”,是各地方的乐歌,土风、民谣也。民间延续了这种形式,做了字数的增减,又充实了一些讽喻的内容,便形成了一种轻松活泼,韵味独特的四大系民谣。
诸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挣扎在失意痛苦边缘的人们,突然出现了超出预想的变化,自然是喜从天降。人们便将这样的归类,命名为“四大喜事”。有喜就有忧,与之相对的“四大失意”内容是: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公主面,下第举人心。这里面不仅可以见四大系民谣的艺术特色,也可以见到其流传的古老。
古老的四大系列,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内容,归类出特点相近的四项,再经过加工而成。这是一种轻松诙谐的顺口溜,也是一种形式固定的民谣。但是四大内容的归类,由于人们生活范围不同,着眼点不同,总结出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诸如“四大红”,便有如下三首:
1,杀猪的盆,庙上的门,大姑娘裤衩,火烧云。
2,剪彩布,花轿的蓬,新娘的盖头,输血瓶。
3,关公脸,结婚证,醉鬼的眼睛,猴子的腚。
过去的“四大黑”内容,也不尽相同:
1,包文正,呼延庆,三十下晚,无底洞。
2,大烟枪,染黑的缸,猪八戒的老脸,死克朗。
四大系列,一定程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烙印有时代特色。这也可以从当今流行的“四大黑”中看出:
1,海上夜,走私船,当官的贪污,造假钱。
2,公检法,国地税,人民教师,黑社会。
3,公安局,交警队,白衣天使,黑社会。
4,反贪局,交警队,做台小姐,黑社会。
5,看病贵,上学费,包工头,黑社会。
6,当官的心,黑狗的背,坐台小姐,黑社会。
当然民谣的反映,很可能蕴有情绪的偏颇,观察的缺陷。但毕竟也有一些民情、民心、民意的反映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古代,便很重视采集民歌。《汉书。艺文志》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古有采风之官,王者所以观民俗,知得失,自考证也。”“采风”就是采集民歌。古代的天子,了解民情,审视施政得失,内省自己,也要依靠“采风之官”采集的民歌。
今天的资讯,已经发达到了互联网时代。官员理解民情,倘若不愿“采风”,自可坐在沙发上点点鼠标。倘若能搜寻到四大系里,看看那里的民情反应,有针对性地为民办点实事,民自会感激不尽。
e]
文学上的四字句创作,典范在《诗经》上。诗经的四言体,在以整齐的形式,传导出国家秩序和道德的庄严后,也把这种形式,留给了后世。于是歌颂或祭拜,也便常选择四言的句式。但是民间的延续,却选择了《诗经》中的诙谐和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种四言的美好,记录在《诗经》的《国风》中。“风”,是各地方的乐歌,土风、民谣也。民间延续了这种形式,做了字数的增减,又充实了一些讽喻的内容,便形成了一种轻松活泼,韵味独特的四大系民谣。
诸如: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挣扎在失意痛苦边缘的人们,突然出现了超出预想的变化,自然是喜从天降。人们便将这样的归类,命名为“四大喜事”。有喜就有忧,与之相对的“四大失意”内容是: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公主面,下第举人心。这里面不仅可以见四大系民谣的艺术特色,也可以见到其流传的古老。
古老的四大系列,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内容,归类出特点相近的四项,再经过加工而成。这是一种轻松诙谐的顺口溜,也是一种形式固定的民谣。但是四大内容的归类,由于人们生活范围不同,着眼点不同,总结出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诸如“四大红”,便有如下三首:
1,杀猪的盆,庙上的门,大姑娘裤衩,火烧云。
2,剪彩布,花轿的蓬,新娘的盖头,输血瓶。
3,关公脸,结婚证,醉鬼的眼睛,猴子的腚。
过去的“四大黑”内容,也不尽相同:
1,包文正,呼延庆,三十下晚,无底洞。
2,大烟枪,染黑的缸,猪八戒的老脸,死克朗。
四大系列,一定程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烙印有时代特色。这也可以从当今流行的“四大黑”中看出:
1,海上夜,走私船,当官的贪污,造假钱。
2,公检法,国地税,人民教师,黑社会。
3,公安局,交警队,白衣天使,黑社会。
4,反贪局,交警队,做台小姐,黑社会。
5,看病贵,上学费,包工头,黑社会。
6,当官的心,黑狗的背,坐台小姐,黑社会。
当然民谣的反映,很可能蕴有情绪的偏颇,观察的缺陷。但毕竟也有一些民情、民心、民意的反映吧。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古代,便很重视采集民歌。《汉书。艺文志》中便有这样的记载:“古有采风之官,王者所以观民俗,知得失,自考证也。”“采风”就是采集民歌。古代的天子,了解民情,审视施政得失,内省自己,也要依靠“采风之官”采集的民歌。
今天的资讯,已经发达到了互联网时代。官员理解民情,倘若不愿“采风”,自可坐在沙发上点点鼠标。倘若能搜寻到四大系里,看看那里的民情反应,有针对性地为民办点实事,民自会感激不尽。
e]
前一篇:佩服小偷
后一篇:谴责殴打新北方两名记者的暴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