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的过后是亲情

(2006-05-04 01:30:41)

一颗麦子在点名游戏中,要我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你认为有爱情这回事吗,如何看待婚姻这回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似乎是一个鸣唱古老的话题。然而她之所以能在漫长的时间流逝中,依然优美动听,并将继续传唱下去,大抵还在于人性的基本要求中,她所蕴含的神秘,远比人的生命漫长吧。

没有人会用毕生的经历寻求爱情,然而她内孕的冲动,却会伴终生而令人神往。尽管那种冲动,常常如流星瞬间划过,但美丽,恰也在这瞬间的耀眼中。

也许柏拉图式的纯精神层面的爱情会有吧,但那却是需要道德家和哲学家实践的,老百姓大多不懂得期间的奥妙。因此以性爱为基础的爱情,也便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爱情。今天网上有一条英国《太阳报》的消息说:“调查显示女性思考性爱时间比男性更多”。这样的调查真实与否可当别论,但说明性之于爱情的重要,大概也还可以。

爱情的文字定义,让专家们再研究一百年吧。老百姓只是感到,在两情相悦时,便会冲动出爱与被爱的感觉。流传在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天各一方的思念;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凄美;压在雷锋塔下白娘娘的悲情;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壮烈,大概都不曾离开性爱。史书可见的范蠡和西施、吕布和貂婵、李隆基和杨玉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爱情,大概也是这样。

爱情是需要性的,但是性却不可能永远保鲜。“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那是未婚时的朦胧;“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是距离产生的美。倘使同床共枕,天天厮守在一起,还能有这种感情折磨,即使不精神恍惚,也非下岗不可。失去了经济基础,大概“胜却人间无数”,也便只能是“百事哀”了。两相愉悦的爱情,总会受到保鲜期的限制。婚姻的契约性、法律约束性,大概便是一种反面说明吧。

婚姻的制度干预,在说明着爱情的能量,不可能强大到天长地久的同时,也说明爱情和婚姻。并不是一个概念。因为爱情是无条件、无合同制约的。精神的愉悦,感情的升华,肉体的畅快,能爆发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能量。而一旦现实为家庭,这种愉悦,即使不在柴米油盐中消磨,也会在经常的运作中钝化。“至则反,盛则衰。”经过疾风暴雨的感情洗礼,平静在家庭的平湖秋月中,似乎也是一种自然规律。

家庭的平静,安抚了人们的激越感情,舒缓了冲动时刻的愉悦。制度的约束,道德的力量,便以其特有的能量,将这种性爱,变成了亲情。长时间的粘合,不仅使双方合二而一,甚至出现了夫妻相。古代的中国,有经典爱情的轰轰烈烈,更大多数的,则是寻常人家的盲婚哑嫁。没有什么婚前情感洗礼,只有媒婆的一根红线,却也能维系了生殖繁衍。便说明,爱情的力量其实有限,性却是非有不可。更有研究表明,爱情婚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爱情淡化;盲婚哑嫁,却在增强。却也是一种补充说明吧。

平静的家庭生活,毕竟难于平静性的冲动和神往。于是古往今来,男人纳妾狎妓,女人红杏出墙,也便时有发生。“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即使一代雄主武则天,也因不能幸免于这种感情,而把眼睛都急蓝了,把红色看成了绿色。哗哗的眼泪打在石榴裙上,留下了斑斑泪痕。这首诗究竟写在何时,写给谁的,似乎已经难于考证了。但肯定不是写给天天厮混在一起的人,却也能从中读出。

经典的爱情,似乎已经游离了当代人的视野,婚外情、婚外恋,却在步入人们的生活。然而,家庭的稳固,却不因为这些而岌岌可危。这其中的内蕴,留给专家研究吧。一颗麦子,大概也会同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