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人节相见时难别亦难

(2006-02-15 11:07:55)


情人的故事,自然天天都在演绎着。但是作为节日,每年却是只有一天的。于是在经历过情人节卿卿我我后的人们,也便只能在缠绵悱恻的凄婉中,期盼着来年情人节的到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因为情人的相见,毕竟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他决不会因为现代交通的便利,便可以随意相见。情人者,自然是心有灵犀的一对。对于未婚者,这样的心有灵犀,因为只能单纯在一个人的身上,因而那些高雅的、通俗的称谓,诸如爱人、情人、老婆、糟糠,也便融为一体了。然则对于已婚者,这样的融合,却很有些难。

在当今的中国,情人的概念,一旦出现在已婚者身上,大概那内涵一定是婚外的产物。无论是情夫、情妇,都不可能成为家庭的主体。在这样的条件下,未婚的情人们,自然是可以随时随地亲密在一起,已婚者的情人,则要有些受“相见时难别亦难”的煎熬了。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肯定不是产生在情人节。因为那后面所用渲染这种感情的景物,正当“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时候。而如今的情人节,却是“二月山城未见花”。季节的差异,并不能差异了人类感情的相通。低回婉转在李商隐诗歌中的这种聚散依依的情感,便更显得分外缠绵悱恻。

对于这种感情的承诺,便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至于能否当真,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他毕竟绝唱了一种爱情的宣言。倘若产生在今天的情人节,倒也充满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神圣。倘如产生在夫妻之间,忠诚固然忠诚矣,其撼动力和感染力,却远不如这这种特殊的对象。李商隐的这首《无题》,究竟是写谁的境遇,一直聚讼纷纭。但倘如发生在他的身上,却也算不得奇怪。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这样的约会时间和地点,总给人一种朦胧中的想象。如今的这种“相见时难别亦难”,很可能不是指那一次的相会,但肯定不是发生在夫妻或者未婚情人之间。因为那样的见面,本没有什么困难。即使难,怕也犯不上难舍难分到如此程度。“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男女之间的这种感情,也实在有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但是当真过了一个情人节,便要“生死相许”,却也有些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了。李商隐的折磨,仅仅在于“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一种“生死相许”。本来心有灵犀的感情,全在于一点通,不一定非要长相守。“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样的感觉,远胜于成天在一起,没事吵架玩。

情人节过去也便过去了,情人该分手也当分手了。当真感情浓浓,柔情密意,来年还是有机会的。李商隐那个时代“蓬山此去无多路”,交通不够发达,只好寄托“青鸟殷勤为探看”。如今的时代,再怎么难,找个机会,打一把“包机”,也就在神不知鬼不觉中见面了。不一定非要等到来年。

来年的情人节和谁过,各自都有自己的心里明白。因为这一天的人际组合,本也就是各有各的理解。倘若是婚外情人,大概“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感情演绎,还将重复。但愿来年的情人节,大家好运。千万不要,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那样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