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006-01-30 02:54:53)


这话是唐朝张九龄,在他的《望月怀远》一诗中说的。明月升起了,无论是你举头仰望,还是低头打麻将,时光的推移,终究会使人们“天涯共此时”。捧起一缕月光,遥寄远方的亲人,尽管它不是那么沉甸甸,毕竟送去了一份思念,一份感情。

也许是因诗而生情吧,便不免想到了春节晚会。把春节晚会比作月亮,也许不恰当。但他们的相近处,却在于月亮洒下的是光芒,春晚传递的是娱乐千家万户的文艺。能够对月亮取“灭烛怜光满”的情感,便感觉也应当对春晚,有一点宽容和珍惜。因为它毕竟伴我们度过了除夕夜,用艺术给我们增添了年的气氛。

“年年骂完年年看”,这是发生在春晚的一件很有些令人迷惑的现象。也许23年同一个样式的重复,带给了人们审美的疲劳,抑或节目内容的说教,带来了人们心理的逆反,近些年的春晚,确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攻讦。但是以此便否定春晚这种形式,甚至要对其进行封杀,却也有不现实而悖民意。

人们之所以年年看,实在是因为守岁时的打麻将、甩扑克,毕竟是一部分人的爱好。更多的人,还是需要在电视节目的陪伴下,度过漫漫长夜的。而各地方电视台的节目,无论其内容、还是质量,都远不能与央视的春晚比肩。于是骂归骂,看归看,却也在指指点点的评论,嬉笑怒骂的调侃中,迎来了新一年的朝阳。

23年的春晚,再怎么平庸的欣赏者,似乎也能从中寻求到一些瑕疵。渲染一下这些瑕疵,一鸣惊人于这里面的不足,既是欣赏的客观,也是时代的进步,实在也算不得什么。但是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实在还没能都达到如痴如醉地欣赏朗朗钢琴的水平,倘如没有一些雅俗共赏的节目,守岁很可能就会变成“守睡”了。

东辣西酸,本是地域的习惯;喜山好水,乃是人性的差异。艺术永远也不可能统一人们的审美。对春晚的爱恨情仇,大概也还包含有一些人们审美的不同。但是春晚本就是一挡文艺节目,自家的电视,愿意打开则看,不愿意,尽可以眼不见为净。本来就感觉不舒服,却还非要迎上去,便有点让人怀疑,究竟是自找强暴,还是要和人家过不去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对春晚无论怎样钟情,怎样爱之深则恨之切,它也要受限于导演的审美,而不可能按照所有人的意愿行事。“海上生明月”,普照的是每一个人。爱月者尽可以“灭烛怜光满”,厌恶者,完全可以拉上窗帘。谁也不可能承包月光,左右她的走向。山上的人,“奈何明月照沟渠”;沟渠中的人,“奈何明月照山上”,岂不难为了月亮。

无论人们献上怎样的情感,2006年春节晚会,毕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历史。就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水,来年春晚带给人们的,大概又将是别一番滋味了。那观看者,自然也不可能再是同一个人。时间在改变着人们容颜,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

金无足赤。即使诺贝尔获奖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春晚的瑕疵,也还将客观地存在下去。但是,只要我们能像对待月亮一样充满爱怜,掬起一丝月光,便感到满足,自会迎来期盼中的好梦。“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此之谓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