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万不要让天价医药费的查处给老百姓带来失望

(2006-01-05 22:50:18)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大概还在查处着吧,但是消失于公众视野,却已经有些时日了。这样的结果,老百姓似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因为就在这期间,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已经表示了,并不同意医改不成功的说法。他们认为医改的大方向是对的;卫生部的态度就是不争论,还要扎扎实实地把医改推进下去。

这样的态度强硬,似乎也不无道理。因为医改的方向和目标,都是人家制定的,结果的裁判权,自然也是人家。至于老百姓,不过是一群规则下的运动员,他们的感知,是不可逾越于规则的。于是,卫生部按照已定规则的裁判,也就一言九鼎了。在这样的成功下,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也便只能作为个案来处理了。

哈尔滨天价医药费所以要查处,实在是因为住院67天便花了550万元,有点过分。中国的老百姓人均收入,才刚刚1千美元多一点,大概这多出的一点再大,人均收入也只能达到1万元人民币。以1万元人民币计,也需要家中有550人,一年的不吃不喝。但是无论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现在,这样的家庭人口数,怕是很难找到吧。

尤其这样的消息还出现在了媒体上,而且引起了人们的议论纷纷。卫生部门倘若再故作不知,便有些麻木了。而平息口舌的最好办法,便是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到场指挥,有关人员深入查处。于是哈尔滨这次医药事件,也便按照惯例,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重视的结果,似乎老百姓早已明白,那不过就是一桩个案,并不会影响到大局的评估。

这样的个案,也不过就像石块击出的涟漪,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散去。而风平浪静后,医院必定会聪明起来。愚蠢不会再重演,让别的医院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但聪明的结果,可能不会再出现550万元的天价,大概55万,总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吧。因为
无论天价还是地价。百姓是没有选择权的。

人都是父母所生,吃五谷杂粮长大,因此生病之于人,大概是很平常的。但是生病后的选择,却只能是医院,倘如选择逃跑,那只能让生命打折扣。医院的市场化经营,必然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医院追求最大化的手段,便是疾病。倘若人人都不生病,也便没有了最大和最小的区分。于是,疾病也便成为了商品,眼睁睁地任其要价,也便成为了老百姓看病时的一种平常现象。

治病不同于买菜,菜市场可以讨价还价。和医生讨价还价,无异于拿生命开玩笑。这次所以能出现天价的医药费,大抵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否则那付钱者也不会付钱。商人就是商人,惟利是图是商人必须的品格。在商言商,便难免不择手段。因此对这次天价医药费查处的结果,老百姓似乎也不大关心了。

老百姓所以不大关心,因为他们明白,既然卫生部门已经断言,医改的大方向是对的;而且还要扎扎实实地推进下去。那么这种查处的最终公布,也不过就是一些数字,却绝不会反思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本来这种现象就是一种长时间的、大面积的、反复出现的。倘如不是建立在某种默许上,一个医生,一个医院是绝不敢如此冒大不韪的。

现在有一种潜规则叫“习非成是”。一时的不合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成为合理,甚至还能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予以保护。教育不能乱收费,相关部门最初曾经有过三令五申,然而,后来却出台了制度规定的收费项目。控制房地产价格,似乎也有权力部门发出的声音,然而已经居高的价格,却得到了默认。国企干部的工资,现在也已经在背对背中,神秘地发放,而不再受到控制了。

这回的天价医药费,倘如也产生这样的效应,那老百姓也就只能呼天抢地了。尤其是有些医疗部门,倘若借鉴后,再来个“知耻近乎勇”,变本加厉,迎头赶上,那样的医院,也就真成了“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医疗商店了。民谣说:“教改把家里二老逼疯,医改提前给你送终,房改把百姓腰包掏空!”这样的说法也许过分,然而却也能显露出一点,老百姓对医疗的愤懑。

老百姓并不是刁民,他们不想和医院讨价还价,可是他们没有钱,也便没有了大气。倘若天价医药费成为了一种暗示,那无疑是在宣布着他们的命,不值钱。于是“小病扛着,大病拖着”,也便成为了老百姓对待生命的态度。先前老百姓对天价医药费的查处,似乎还抱有一点奢望,这回卫生部的表态,也便把这种奢望变成了张口结舌。老百姓就是老百姓,谁让你不是卫生部呢?卫生部是还要把医改,扎扎实实推进下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这里的人呢?
后一篇:蝶恋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