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星不能媚星

(2005-12-14 23:12:50)
追星不能媚星

最近几天,“巩俐官方BLOG”,不再出现在《人气BLOG排行》的最高处了。“官方”有着怎样的含义我不知道,然而她长时间地出现在《人气BLOG排行》中,却是眼见为实的。现在却突然隐含到了《热点博客》里面,便很有些令人惑矣。因为那里的点击率,即使不能支撑到最高处,总不该落入到寻常百姓家吧。

我是但有时间,便要点开过她的页面的,那大抵因为她是影星的缘故。我自然也是追星的,星光耀眼,倘若不追,大概走路也会迷糊的。何况她还有,世界上最美的东方女人的美誉。人之追星,应当算作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吧,因为世界上各国都有追星现象的存在,便可实证这种行为的正常。只是因为人们的信仰、心理、审美等等的不同,而所追的星不同罢了。

中国的古代,大概就有追星的。若不然,也不会出现“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盛大景象。那些人的出现,大概不会是孔子挨家逐户动员的结果。成语中有个叫“洛阳纸贵”的。是说,晋代有个叫左思的文学家,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为内容,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写出了一部《三都赋》。文章传出后,便受到了人们的好评如潮,以致争相传抄,搞得洛阳纸贵。这大概也算作是一种追星吧。

时代不同了,人们追星的内容自然也会发生变化。抗美援朝的时候,人们追星于那些舍生忘死的英雄,将他们誉为最可爱的人。后来,人们又开始以劳动模范为星了。那时候的文化界、文艺界人士,并不以与一个工人组成家庭为耻。那是因为当时的工人政治可靠,收入也较高的缘故。这样的后悔,发生在现在。常常听到一些今日的英雄,把当年的选择作为忆苦思甜的材料,而痛哭流涕于媒体。其实那只是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的缘故。这样的机会主义,大概不应当成为先进事迹材料。

能称之为星的,大多是那些在自己的专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那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超常、天赋卓越、刻苦努力等原因而造就的。因此他们常常被引以为民族的骄傲,国家的自豪。第51届世界小姐选举大赛,尼日利亚的阿格巴尼·达雷戈力荣膺世界小姐桂冠后,举国欢腾。尽管她仅仅是以自身的条件,而星光闪耀,但那也是一种国家荣耀,也能发出一种炫目的光辉。因此人们对她的追星,也实在是天经地义。

人都会有偶像的,即使最虔诚的宗教者,也会以神为偶像的。追星不过是对自己心中的偶像,崇拜到极致的反应。一个民族应当有自己的激情和冲动,倘如对什么都心静如水,一片麻木,那样的民族,大概也就离消失不远了。追星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一种期望,一种向往。甚至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产生一种动力。因此追星的行为,似乎也蕴含有很大的益处。

但是,追星不是造神。没有必要也不应当,因为追星而迷蒙陶醉,甚至忘记了自己,成为了星的信徒。最近,常常能在各类星的网页上,看到一些激情洋溢,坦诚真切的留言,这本也是一种正常的感情宣泄,心情表达。然而却也有一些煽情肉麻,甚至丧失尊严的话。更有一些盲目追星者,不重实体,跟风赶潮,望名便追,这种媚星的表现,却也有些令人陡生鸡皮。

打开巩俐的搏客,那里面分明写有一段别人的代言:巩俐在好莱坞拍戏太忙太累,实在没有时间更新博客,觉得跟网友不能直接对话很遗憾,只好拜托我将她的最新消息告诉大家等等。那言外之意便是说,这里并不是巩俐的页面,而是别人的代写。即使偶有巩俐的留言,也要写上:巩俐要我转告大家等等宣言。但尽管这样,那里的浏览率却仍居高不下。如今她的搏客却突然点击率下降到了寻常人家,不知道这期间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奥妙。

搏客究竟有着怎样的约定俗成,我不知道。但张冠李戴,冒名顶替,有其名而无其实的搏客,是否还算作那个人的搏客。倘若这样的事情流行,是否有些不敬于公众,不敬于那些追星族,进而干扰搏客的发展。如今点击巩俐的搏客,不像先前那样方便了,那些令人心醉神迷的图片,大概也有些陈旧了吧。真希望她能早点回来,把自己亲手做的搏客,至于最高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