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子衬衣背带裤还有花书包

(2013-06-02 07:00:00)
标签:

母亲

照片

童年

回忆

文化

格子衬衣背带裤还有花书包

19岁的华安在妈妈的散文集《孩子,你慢慢来中》作了一篇跋文《放手》,是这样开头的:写童年不是个容易的题目,童年仿佛很近,然而幼稚的记忆是模糊的,片段的印象也没有时间顺序,我很难找出一条逻辑清晰的线来叙述。

记忆,的确是个奇怪的东西,越近,反而模糊了,越远,会越清晰。一句话,一张照片,一个眼神,都可能会成为我们打捞记忆的线索和打开往事之门的钥匙。

记忆里,这是老家烟熏火燎的墙壁上,仅有的两张照片之一,另一张被出嫁的姐姐拿去了,再也没有找见。

小时候家里穷,照相是件奢侈的事情。印象中,不仅没有父母的照片,就是大哥二哥三哥也从没有照过相。我想象不出,在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月里,母亲是怎样节衣缩食,来为我们兄弟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令母亲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唯一的一张照片,竟然成为我童年生活印记的见证。

照片上个子稍高的那位是我的四哥,眉宇间透着痴憨的顽童当然是我本人了。据母亲回忆,照片拍摄于我三岁左右,是在老家房背后的一棵李子树下照的。

童年的一些记忆模糊了,但看到这张照片,当初拍照的一些场景居然在我的脑海里还能清晰的浮现出来,比如拍照,那次本来是郭湾里一位乡村摄影师来为屋后的六爷六婆家拍照的,当时不知忙什么的大哥发现村里来了摄影师,就把这一消息赶紧告诉了母亲。

当母亲托着我们兄弟二人去一墙之隔的六爷家时,人家已经拍完了照准备要离开了,在母亲的一再央求下,这位行走乡村的摄影师便在我家厨房的背后,也就是那棵后来被挖的李子树下支起了照相机,并挂上了一个大大的布景,母亲用八毛钱为我们兄弟俩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

这个细节与母亲的回忆多少有些出入,但有一点,我确信母亲是铭心刻骨,那就是对艰难岁月的理解和修补。

母亲说,那时家里穷的甚至连白洋布都买不起,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到了老三老四时已经不合身了,就从新改制,然后让下面的几位兄弟轮流穿。母亲告诉我,我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就因为我上有四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

穿旧衣服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真正让人难堪的是,母亲经常为我缝补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这让我在同学面前觉得抬不起头来,我觉得这应该是女孩子穿的衣服,母亲偏偏让我穿在的身上。有好几次,我都故意将母亲用密密的针线缝补的衣服故意撕破以示反抗。但当时懵懂无知的我哪里知道,这是母亲无可奈何的办法。

不仅穿衣如此,甚至我上学用的书包,也是母亲用各种花花绿绿的布头角料缝补的,母亲虽然用尽了各种办法,在书包上做了各种图案和样式,但仍然不能讨我欢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花书包应该背在女孩子身上,男孩子应该背上一个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用书包才洋气。这个心愿直到我上了初中才得到满足,而那时学校已经流行黑皮书包了。

今年五一,母亲从家里给我捎来了她保存了四十年的唯一一张底片,看着上面横七竖八的刮痕和磨损,在一个数码大行其道的电子化时代,我担心这样的照片还能不能显影那年那月的一些蛛丝马迹,在谷仓图片社艺术总监的努力下,这张照片终于露出了真容。

看着照片上憨头憨头的兄弟俩,那位朋友打趣道,那个年代,你们就如此时髦了啊!母亲不知道的是,在时隔四十年的今天,格子衬衣居然成为这个时代的流行时尚元素而被人广为推崇和追逐,她用旧衣物该做的背带裤也成为人们个性化的着装而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布景上有山,有树,有草,有房子,一切都透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和味道。我想那些被遮蔽了的真实,并不比布景上的风景逊色多少,就像四哥露着五个脚趾头的布鞋,虽然破烂,但仍然遮不住那些清贫岁月里,母亲用一双巧手为我们兄弟缝制的满足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