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淀还是局限?贾樟柯的江湖与这个时代已渐行渐远

(2018-10-01 21:20:40)
标签:

贾樟柯

江湖儿女

分类: 冷眼看社会

沉淀还是局限?贾樟柯的江湖与这个时代已渐行渐远

/姜诗华

贾樟柯作为第六代电影的代表,在中国影坛一直是一个别样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的他电影作品口碑爆棚却票房扑街。另一方面,他的叙事风格始终定位在时代变迁中的小人物,近乎纪录片的拍摄风格将写实展现的淋漓尽致。《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山河故人》、《天注定》一直到这部《江湖儿女》,贾樟柯的20年来的作品,浓缩了中国20年来的社会变迁,并以其固有的方式占据着中国了中国影坛的独特地位。汾阳、煤矿、香烟、被时代男女纠葛等,其实即使没有这部《江湖儿女》,在贾樟柯这些年来的电影作品中,我们已经感受到贾樟柯内心世界的江湖。在演员选择上,依旧是铁打的女主角,流水的男主角。二十年来,是沉淀还是局限?贾樟柯的江湖与这个时代已渐行渐远。

沉淀还是局限?贾樟柯的江湖与这个时代已渐行渐远

当然,对每一部电影的评论自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并不赞同环球某报的胡主编对贾科长这部电影的评论甚至是指责:环球时报的风向标其实就是新闻联播的海外版,屁股决定脑袋,因此胡主编感觉这部江湖儿女充满负能量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在我看来,二十年来贾科长的作品始终是贴近小人物的,而且在平淡无奇的写实镜头中始终将人物性格刻画的非常细腻入微,这当然不是负能量,而是最大限度的贴近生活。否则,豆瓣的8.0评分绝对不是水军的杰作,贾樟柯的作品票房都可以不在乎,甚至国内的奖项也不在乎。倒是胡主编太在意自己的感受了,文化自信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包容而不是排斥。

回到这部作品本身,我们可以感受到贾樟柯在矛盾与彷徨中做出的努力,他应该知道三年前的《山河故人》乃至更早的《三峡好人》,已经足以奠定他在影坛的地位,这一次是复制还是超越?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当他2015年,戛纳电影节就曾授予贾樟柯终身成就金马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在第五代导演已经日渐西山的现实背景下,很显然观众对他的期望肯定是更高了。站在这样的角度来审视这部《江湖儿女》,显然有点让人失望,我们无法来判断贾樟柯这种风格的坚守是对还是错,每名艺术家的固执都是有其道理的。在这部作品中,贾樟柯依然在用熟悉的时间熟悉的地点甚至熟悉的人物塑造方面使用着惯常使用的长镜头,以至于看过这部作品之后,谈不上失望,也谈不上欣喜,至于是对过去的复制还是表现出了一点超越,个人之见是有超越的想法,但是怕翻车最终还是选择了墨守成规。

影片当然不是没有亮点:比如廖凡的加盟使得演员的专业性还是得到了保障,毕竟是无论是小武的饰演者还是韩三明,都驾驭不了黑社会老大的角色。在影片邪不压正中,廖凡饰演的警察局长其实就是穿着制服的黑社会。因此,廖凡在江湖儿女中的角色把握非常到位。另一点,在故事的选择上,虽然时间跨度很长,但是表达主题相对集中,就像海报中所言:“我经过的最大风浪,是和你的爱情。”江湖儿女,没有儿女哪来江湖,有儿女自然就有儿女情长,只是在时间和世间的双重纬度考量中,你的梦离我的爱有多远?江湖其实不重要,情义才重要。贾樟柯不屑直接用道德审判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但江湖大哥最终坐在了轮椅上,一如三峡好人中沈红拼命寻找的,只不是名存实亡的婚姻中的另一半而已。

沉淀还是局限?贾樟柯的江湖与这个时代已渐行渐远

江湖儿女、情义无价,故事真实得有些俗套,贾科长小心翼翼的流露了一点向商业化仰视的小心思。但他毕竟是20年来用电影真实记录中国社会变迁的唯一导演。不妨将期待的目光投向他的下一部作品《在清朝》,也许时空转换之后,贾科长能有更大更野性的艺术张扬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