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时代特征与五帝年代史考辨
(2025-03-26 18:26:28)
郭 辉 东
司马迁《史记》记载的中国历史年表起点是公元前841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把夏商周三代有确实纪年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中国古代纪年史加起来只有4070年,距五千年文明史仍有近1000年未建起年代学标尺。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已经相继建立年代学标尺相比,一直是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如何填补三皇五帝年代史中的“缺口”?引起了众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本人有幸多次参加中国古代史学术研讨会与史学大家交流切磋,写成《三皇五帝时代特征与五帝年代史考辨》,填补了公元前3200—公元前841年900年的年代学标尺缺口,以求教于方家。
一、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是中华儿女对先祖的历史记忆。中华大地出现过盘古、伏羲、女娲、有巢氏、燧人氏、祝融、共工、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禹等创世英雄或圣德之君,人们称他们为人文初祖或三皇五帝。考古拨开历史的泥土,探索古人的脚印。近现代考古发现大量与这一时期相对应的遗址,证明三皇五帝时代确实存在。
远古时代通常指的是人类出现到国家形成这一历史时期。远古时代的顺序:一是原始初民时代,人们开始使用简单工具,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二是氏族联盟时代,人们开始组成氏族,进行农业生产;三是王族分封时代,强大的氏族领袖开始自称为王,实行分封制,建立早期的国家;四是诸侯争霸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为争夺领土和资源进行战争。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忘记先人功德的伟大民族。距今8000年至4000多年前,三皇五帝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帝王,而是原始社会中后期有卓越贡献的早期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尊为“皇”或“帝”。炎帝、黄帝、尧、舜是夏朝以前的古帝王,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
三皇之首的伏羲是蒙昧时期的代表,女娲在神话中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神农是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的代表。五帝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五帝时期,母系氏族制正转变为父系氏族家长制。黄帝草创的国家,到虞舜时已趋完备。夏王朝崛起之际,正是中国社会由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由酋邦社会向国家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选首领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二、三皇五帝其人其事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从炎帝黄帝开始的。三皇有五说,五帝至少也有五说。三皇五帝的几个组合,去掉重复的,一共有13人。比较公认的三皇是伏羲、女娲、炎帝,也有认为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中国古代史书习惯于按帝王编年,司马迁所著《史记·五帝本纪》,是根据《大戴礼记·五帝德》宰我问五帝于孔子得来的,孔子是根据《国语·鲁语》得来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被称为五帝。
炎帝、黄帝、尧、舜是夏朝以前的被后人尊为的古帝王。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尧舜是夏朝以前有文献流传、有事迹可考的古代贤君。尧舜是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道德典范,先秦诸子中儒家特别推崇尧舜。《尚书》孔传称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伊文子称“尧德化布于四海,仁惠被于苍生”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中国古代史书习惯按帝王编年,五帝作为历史时代大约起于公元前3000年,止于公元前2100年。海内外中华儿女自认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第一代神农氏(魁隗)距今大约5560年,黄帝是指炎黄阪泉之战打败第八代炎帝(榆罔)的那位黄帝,生活年代大约距今5000年前后。夏王朝的始建年代大约距今4100年,即公元前2100年前后,黄帝到大禹之子启相距900年以上。《竹书纪年》说“黄帝至禹三十世”,按每世(代)相距30--35年计算,从黄帝到大禹相距30代900年以上。经过“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论证,夏王朝年代定在公元前2070--1600年是可信的。
伏羲,号太昊,又称包牺氏、庖羲,传说他是个大发明家, “伏羲氏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创立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易传》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女娲氏,被认为是土地之母,创世之神,传说女娲练石补天、抟土造人,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世本》载:“女娲作《笙簧》”。
炎帝,又称
黄帝,姬姓,轩辕氏,崩葬桥山,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拾遗记》卷一载:“黄帝采首阳之金,铸为鸣鸿刀”。《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上者七十余人”。黄帝先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于是黄帝威信大震,被各部落首领尊为天子。黄帝巡视各地,东至于海,西至于空桐,南至于江,北逐荤粥,保障了南北大地的安宁。
颛顼,本名乾荒,是黄帝曾孙,黄帝次子昌意之子,他制定历法,确定华夏九州区划,是一位有文治之功的帝王。
帝喾,本名姬俊,是黄帝的曾孙,玄嚣之孙,父曰蟜极。帝喾秉持中庸之道平治天下,凡是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地方,没有不来听命的。帝喾设立二十四节气,把天下治理得很好。《通历》载:“帝喾造埙”。他有几个儿子在历史上很有名。元妃姜原生弃(即后稷),是周的始祖;次妃简狄生契是商的祖先;次妃庆都生尧是有名的圣德之君;次妃常仪生挚继承喾的帝位,九年后禅让给帝尧。
唐尧,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他制定历法,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基础。尧德高望重,团结族人,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莱汤。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继承人,后来禅让于虞舜。
虞舜,姓姚,黄帝八世孙,尧帝女婿,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舜“南巡狩,崩于苍悟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世本·作篇》载:“舜作陶”;《竹书纪年》载:“帝舜二十五年肃慎氏向舜贡献过弓矢”;《初学记》卷二四引《吴越春秋》逸文说:“鲧作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本经训》载:“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廛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洪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是以称尧、舜以为圣”。虞舜举用八恺八元,惩罚四凶四罪;弘扬九德,宣扬五典,制定五礼,施行五刑;分天下为十二。,划定封界;改革刑制,宽恕为先;立政修教,教人以伦;庶政惟和,万邦咸宁。黄帝草创的国家,到虞舜时渐趋完备。
三皇五帝历史年表和中国历史朝代口诀及顺序表
伏羲氏 约公元前7724年前 在位118年
女娲氏 约公元前7000年前 在位130年
炎帝(魁隗) 公元前3216年--公元前3077年 在位120年
临魁(炎帝子)
帝承 公元前2996年--2937年 在位60年
帝明 公元前2936年--公元前2888年 在位49年
帝直 公元前2887年--公元前2843年 在位45年
帝来(厘)
帝裹(哀)
炎帝(榆罔) 公元前2752年--公元前2698年 在位55年
黄帝 少典子 公元前2697年--公元前2597年 在位101年
少昊 黄帝子 公元前2598年--公元前2525年 在位74年
颛顼 韩流子 公元前2524年--公元前2437年 在位78年
帝喾 少昊孙 公元前2436年--公元前2367年 在位70年
帝挚 帝喾子 公元前2366年--公元前2358年 在位9
唐尧 帝挚弟 公元前2357年--公元前2286年 在位72年
虞舜 唐尧女婿 公元前2285年--公元前2225年 在位61年
中国历史朝代口诀及顺序表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继。
夏商和两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连。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民国再共和,代代往下传。
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远古初始文明的起始时间至今已有八千至一万年以上
同地球上其他人群一样,中华民族的祖先也是一代接一代从远古走过来的,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熠熠生辉的精神文明。只要采用“以类相从,时代为序”的纵横比较研究法,取地下之实物与地上之遗文互相释证,把古史传说、经史典籍与地下文物的历史碎片由点到线再扩展到面进行链接整合,实事求是地鉴析和印证,就能得出以下五条令人信服的结论。
一是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各兄弟民族的祖先共同创造的人类文明奇葩,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
二是中国现今的疆域是5000年来以华夏族为主体的政权与周边各族的部落、部族在长期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三是考古发掘的地下文物证明,远古文明历史比文献古籍记载的时间长得多,远古初始文明的起始时间至今已有八千至一万多年。
四是中华文明是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黄河、长江流域等不同的文明发源地有六、七个之多。
五是史学研究者和大智大德者应当脚踏东西文明,关注整个世界,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中国历史博物馆编著,华夏文明史,朝华出版社,2002年;
(3)虞舜大典·古文献卷,万里、刘范第辑录点校,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编,岳麓书社 ,2009年;
(4)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刘景华著,人类六千年,花城出版社,2000年;
(6)鲁台五帝年代考证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省大舜文化研宄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2014年10月青島;
(7)曹定云,论五帝时期的世次与年代,鲁台五帝年代考证研讨会论文集第11--18页;
(8)孟祥才,从文献释炎黄,鲁台五帝年代考证研讨会论文集第85--94页;
(9)张富祥,五帝时代年代学考察,鲁台五帝年代考证研讨会论文集第114--137页;
(10)郭辉东、吕芳文,中华远古文明的链接整合与启示,鲁台五帝年代考证研讨会论文集第38--53页;
(11)郭辉东,三皇五帝不可否定,舜葬九嶷不可置疑—三皇五帝之说及舜葬九嶷考辨,舜文化论文集第一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郭辉东,南蛮的上古远祖蚩尤—兼谈九黎三苗盘瓠与南蛮的族源和迁徙,宗教哲学2011年第3期;
(13)郭辉东,东西方治国理政思路比较研究,2024年12月26日新浪网郭辉东万化境博文。此文原题为《东西方治国理政思路探析》,2015年9月24日在依法治国与舜文化专题研讨会交流。
(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原副理事长,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原巡视员、研究员。2025年3月26日定稿434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