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自治州人才紧缺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025-01-27 10:48:09)

湘西自治州人才紧缺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郭辉东  覃永忠  胡跃福

 

为了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才队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共湖南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湘西自治州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两次深入湘西自治州进行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种种迹象表明:人才难进,人才难留,是湘西自治州各级领导心中的隐痛。

一、湘西自治州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一是人才总量不足。2002年全州现有各类人才10.39万人(含中央和省属在州单位人才)。人才密度虽剖历史新高,每万人中的人才为393人,但与全国的498人、全省的447人和长沙市的601人相距甚远。

二是高层次人才匮乏。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湘西自治州工作,为湘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20多年来,当时进人湘西的外籍人才,大多数早已“东南飞”,一些湘西籍高层次人才也已远走高飞。现有人才队伍,普遍存在着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中初级职称人才多,高级职称人才少的现象。州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共有45132人,高级职称的只有1124人、中级有14072人、初级有28061人,分别占2.5%24.5%62%。有的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只有23人。

    三是人才流失严重。19791993年,全州共调出各类人才5105人,同期调入的仅2540人,净流失2565人。从调出与调人人才的质量看,调出的素质明显高于调入的。1994-2000年,州直属单位流失中高级人才272人。1991年全州仅有正高人才14人,有7人于1992-1999年调离。近10年来,湘西自治州人才外流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1998年至2002年,湘西自治州共调出高级职称人才160多人,调入的仅40多人,净流失120多人。古丈县1999年至2002年共调出各类人才170人,调入仅23人,净流失147人。

    四是人才难以引进。目前,引进外地人才到湘西自治州长期服务,已经十分困难,即使是湘西籍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数也不愿意回原籍工作。据统计,自恢复高考以来,湘西自治卅累计有10000多人考入全日制本科院校,但回州工作的只有900多人。

    五是专业结构失衡。目前,人才大多集中在党政机关和教育卫生部门。在古丈县的5200名在职各娄人才中,党政群机关共有1500人。古丈县现有48名高级职称的人员,其中47人在教育部门,1人在卫生部门。工业、农业、信息、城建、旅游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奇缺。多数县连一个会从事城建规划的人才也找不到。

    六是人才生存发展环境有特改善。湘西自治州,山高路险,经济基础薄弱,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相对较差。2001年湘西自治州人均GDP2745元,只有长沙市12443元的22.06%、全省平均水平45 35%和全国平均水平36.39%。与相邻地区相比,除高于贵州铜仁市(1617)、黔江地区(2354)外,却低于怀化市(4415元)、张家界市(4273元)和湖北恩施州(2927)。有的市、县时常“工资发不出,停水又停电”,加上区域性的人才

争夺加副,已对湘西自治州造成巨大压力。

    二、解决湘西自治州人才紧缺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一,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要在湘西自治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实施新的人才战略,做到建立长远框架与解决近期重点问题相结舍,逐步形成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和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和造就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队伍。要坚决打破人才和干部使用上的区域、族别界限,对汉族和各步数民族的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要不难学历,不唯职称,注重实用和实效,大胆启用本地区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第二,优先发展教育,建立起适应湘西自治州开发需要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1、巩固加强基础教育,加快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2、切实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急需技能型人才。3、全方位支持吉首大学,充分发挥吉首大学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的龙头载体功能,把吉首大学建设成西部地区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第三,稳定和发展当地人才队伍,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证。1、党政人才肩负着建好其他各类人才队伍的重任,要特别注意在实践中加强对年轻干部和本地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在做好湘西自治州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的同时,扩大接受和吸引中央和国家机关及东中部地区干部到湘西自治州工作的规模。2、在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支柱产业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要着力培养旅游服务、矿产加工、食品加工、农业科技、信息工程、建筑工程、市场管销、国际商贸、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外语人才和计算机教育人才。3、要把本地区自学成才和在实践中戒长起来的有一技之长的乡村技术人才、企业技术能手纳入人才_管理范围,鼓励和吸引在外地就读和外地工作的各类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回乡创业。

第四,采取灵活适用的方法,大力吸引省内外优秀人才。1、凡符合人才引进政策的,由人事部门牵头设立“一站式”人才引进窗口,就地、就近办理引进手续。2、引进硕士、博士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和职称结构比例的限制。3、愿意到湘西自治州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原籍为东中部地区者,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迁到工作单位,也可迁回原籍。4、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有用” 在原则,采用“户口不迁,身份不变,来去自由”的柔性流动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国内外人才智力。5、继续组织离退休专家以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攻关、技术承包等形式,参加湘西自治州的开发建设。

第五,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以各种形式积极帮助湘西自治州经济社会的发展。l、省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在对口支援与合作中引导人才智力向湘西自治州流2、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在湘西办分校、分院、产业化基地或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委托代培、联合办学、联合办厂、对口帮扶等形式,培养湘西自治州特色产业人才。3、组织“博士服务团”、“湘西专家行”和“留学人员湘西咨询服务”等活动,为湘西自治州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4、继续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到湘西自治州锻炼,依托重点项目和工程,为湘西自治州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5、继续做好为湘西自治州的州、县()领导班子选派科技副职的工作。

 

(作者单位:郭辉东,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副厅级研究员、研究员;覃永忠,省委组织部干部四处副处级组织员;胡跃福,湖南社会科学院人才学研究所副所长、省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本文原载《组织工作》2003年人才工作专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采用。2628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